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第十二夜》的狂欢化叙事

发布时间:2018-03-15 01:10

  本文选题:《第十二夜》 切入点:狂欢化 出处:《惠州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莎士比亚《第十二夜》的狂欢化叙事特征首先体现在故事发生的时空,如第十二夜是圣诞假期结束前的最后一夜,也是狂欢的最后一夜,而故事发生的地点伊利里亚地方的风俗也具有狂欢的特质;其次是该剧的多重叙事特征,小丑和下人等成为叙事主体,完成了权利的消解,体现了狂欢中的平民化特色;最后,对小丑话语的现代解读具有解构主义的特征。
[Abstract]:The carnival narrative features of Shakespeare's "12th Night" are first reflected in the time and space in which the story takes place, for example, 12th night is the last night before the end of the Christmas holiday, and it is also the last night of the carnival. The folkways of Illyria, where the story takes place, also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rnival. Secondly, the multiple narrative features of the play, such as clowns and lower people, become the main narrative subjects, which have completed the deconstruction of rights and embodi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pulace in the carnival. The modern interpretation of clown discourse is characterized by deconstruction.
【作者单位】: 惠州学院外语系;
【基金】:2013年惠州学院教研教改项目(JG2013037) 2013年惠州学院校级科研项目(hzux201310)
【分类号】:I561.07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薇;熊腾芳;;人神共舞:莎士比亚喜剧对古希腊神话的传承[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王岚;;大众传媒语境下的金庸作品——狂欢与意识形态的反抗[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3 白念文;孟祥路;;以巴赫金狂欢理论观照中国古典喜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4 赵光亚;金银;;世俗小叙事对历史大文化的消解——《故事新编》的历史重写策略及思想意蕴[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5 韩晓芹;管晓莉;;伪满乡村社会与民间文化广场——《生死场》、《呼兰河传》与伪满前后东北地域文化解读[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赫聪;张勇;;《功夫熊猫2》:美国动画片模式的“集结号”[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李娜;狂欢化的历史传奇小说——王小波《青铜时代》研读[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8 王文革;王德岩;;怪诞艺术形象的审美价值[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9 和磊;;未完成性——试论鲁迅文本中的对话及其困境[J];北方论丛;2006年05期

10 滕翠钦;;尴尬的叛逆——西方“批判”理论的内部分裂[J];北方论丛;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周计武;;作为美学范畴的怪诞[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余建清;;网络恶搞:狂欢与抵抗——基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3 李为君;;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青年文化认同危机[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4 高巍;江宁康;;文学与阶级身份建构——英美文学批评新论探究[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5 王文革;;怪诞艺术:徘徊在原始与现代之间[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6 许文勤;;甘肃皋兰什川镇铁芯子社火文化调查研究[A];西北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13年

7 赵臻;;真理的双重指归——从明清小说中的佛道人物看其内蕴与本质[A];东方丛刊(2004年第3辑 总第四十九辑)[C];2004年

8 岳永逸;;城市生理学与北京天桥的“下体”特征——兼论“杂吧地”的认知意义[A];都市文化研究(第4辑)——全球化进程中的上海与东京[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傅建安;20世纪中国文学都市“巫女”形象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贺彩虹;笑的解码[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孟欣欣;大众文化视野下现代体育的视觉化生存[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杜晓红;电视文化中的“快感”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6 王新民;民间信仰与民众生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黄巍;“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文忠;修辞活动的民族文化特点[D];黑龙江大学;2003年

9 刘永春;在后现代性的地平线上[D];山东大学;2005年

10 李琨;先秦两汉诗歌的狂欢化色彩[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曾燕;龙图腾的审美记忆与隐性传承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刘巍;谁在边缘地[D];南昌大学;2010年

4 王建群;“过”与“不及”[D];南昌大学;2010年

5 岳怀旺;动画角色运动语言及其设计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杨思萍;台湾电视综艺节目在大陆的传播及其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沈卉;互联网时代下“山寨”视频短剧考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柳润;观看羌历年[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9 张冰洁;艰难抉择的边缘人[D];西北大学;2011年

10 董宇;田壮壮导演风格与艺术[D];西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秋芳;;《第十二夜》中父亲缺位后的失范世界[J];芒种;2013年22期

2 卢颖;;向女王致敬的《第十二夜》[J];南昌高专学报;2010年06期

3 张耀之;试谈《第十二夜》[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4 ;文艺记者设立的“花冠奖”获奖名单[J];上海戏剧;1986年02期

5 朱士场;莎味与越味——观越剧《第十二夜》有感[J];上海戏剧;1986年03期

6 项奇 ,刘建平;返朴归真 去芜存菁——《第十二夜》导演视象[J];上海戏剧;1990年04期

7 郦子柏;《第十二夜》导演断想——对开展校园戏剧的思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04期

8 胡毅;;坚韧的命运挑战者与守护者——女性视角小析《第十二夜》[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年02期

9 刘晓飞;;论《第十二夜》的狂欢化特征[J];文教资料;2009年26期

10 王宜君;;从恶作剧看《第十二夜》的喜剧性[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9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Anthony Whittie 张旋 译;故事的核心是主题[N];文艺报;2014年

2 萧莎;莎士比亚的生命力[N];光明日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超;《第十二夜》中父亲缺位后的失范世界[D];南京大学;2011年

2 田洁;莎士比亚《第十二夜》中反讽手法的运用[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任静;论戏剧与社会生活的“流通”[D];河南大学;2013年

4 刘红;从言语行为理论角度分析莎士比亚《第十二夜》中的反讽[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5 董丹丹;狂欢与颠覆[D];烟台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137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6137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3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