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与自我:谭恩美小说的中国书写
本文选题:谭恩美 + 集体记忆 ; 参考:《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摘要】:从集体记忆理论的视角来看,谭恩美的中国书写应当是对华裔集体记忆的唤醒与重构。在此基础上,作家试图弥合族群历史与文化上出现的断裂,赋予土生华裔以族群归属感及认同感,继而重新解读华裔的社会定位。其中,小说里中国形象的流变即是最好的说明。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llective memory theory, Amy Tan's Chinese writing should be a wake-up and re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ollective memory. On this basis, the writer tries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ethnic history and culture, endows the native Chinese with a sense of belonging and identity, and then reinterprets the social orientation of Chinese. Among them, the change of Chinese image in the novel is the best explanation.
【作者单位】: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基金】:2015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华裔主体性游移及身份认同的流散特质--谭恩美小说的中国书写研究(SK2015A348) 2014年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商务英语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4zy127)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布鲁诺·佩基尼奥;郑可君;;集体记忆与新记忆的产生[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莉;;家庭故事里的族裔历史——析华裔美国女作家伍慧明的《骨》[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2期
2 费小平;;美国华裔文学中的家园政治[J];当代文坛;2007年05期
3 秦苏珏;;传统文学在现代语境中的文化建构——当代美国土著小说创作述评[J];当代文坛;2010年01期
4 吴丽仙;;双重视角的“新的中国”叙事——读华裔美国新生代作家伍慧明的小说《骨》'[J];德州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庄陶;;建立外国文学研究的后殖民主义视角[J];外国语言文学;2007年01期
6 庄陶;;美国学运动和美国文学史写作[J];外国语言文学;2009年01期
7 刘慧;;华裔女性主体形象的积极建构——后殖民女性主义视野下“华女阿五”的独特魅力[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陈丹;;淡化族裔意识,寻求多元文化——解读任碧莲小说《谁是爱尔兰人》[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9 包相玲;;论华裔美国文学对中国典故的“另类”改写[J];当代作家评论;2014年06期
10 李书影;;既非唐敖,亦非关公——20世纪华裔美国小说中理想父亲形象建构[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明端;从伤痛到弥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唐海东;异域情调·故国想像·原乡记忆[D];复旦大学;2010年
3 刘增美;族裔性与文学性之间[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红燕;任璧莲小说中的身份焦虑[D];苏州大学;2011年
5 卢玉玲;文学翻译与世界文学地图的重塑[D];复旦大学;2007年
6 倪立秋;新移民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向忆秋;想象美国:旅美华人文学的美国形象[D];山东大学;2009年
8 盖建平;早期美国华人文学研究:历史经验的重勘与当代意义的呈现[D];复旦大学;2010年
9 金学品;呈现与解构[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晓娜;村上春树与美国现代文学[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哲梅;后殖民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女勇士》[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平焰;美国华裔生存状态的多维度透视[D];湘潭大学;2010年
3 王星;谭恩美自传性长篇小说的性别意识与心理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张晓萌;暴力游戏中的“类我”形象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爽;谭恩美《灶神之妻》中的东方主义色彩[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6 谷彩云;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追梦之旅:《爱妻》的女性身份解读[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7 王莹;《梦娜在希望之乡》中的犹太情结[D];黑龙江大学;2011年
8 胡严艳;论《蝴蝶君》人物形象的心理结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婷婷;论谭恩美作品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因素[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何芝金;在成长中定位自我[D];四川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然;;小议谭恩美小说中的“中国”形象[J];芒种;2013年04期
2 康慨;;谭恩美幽灵小说登上畅销榜[J];华文文学;2006年01期
3 谭岸青;;命运和信仰——谭恩美新作《命运的对立面》解读[J];当代文坛;2006年04期
4 卢俊;;谭恩美的新作《拯救溺水小鱼》[J];外国文学动态;2007年03期
5 杨媛;;虚构与想象——论谭恩美《灵感女孩》[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6 谢燕燕;;真实的假象,假象的真实——论谭恩美《拯救溺水鱼》中的全球传媒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7 张小丽;;从谭恩美的小说《拯救溺水鱼》看英译中的改写[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8 郑新民;;谭恩美:为苦难而写作——《救救溺水鱼》评论摭拾[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王秀莲;;从中西方文化视角看谭恩美作品中的伦理主题[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10 杨洁;;接受理论视阈下的谭恩美作品[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王子未;华裔作家谭恩美:教你面对他人苦难[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2 本报记者 康慨;谭恩美幽灵小说登上畅销榜[N];中华读书报;2005年
3 李景端;“译写”替换翻译绝不可取[N];文艺报;2007年
4 古榕;谭恩美的喜与悲[N];中华读书报;2001年
5 士曾;谭恩美笔下的灵异东方[N];中华读书报;2006年
6 [美国]沈宁;谎言与真话[N];文学报;2006年
7 张陟;将闹剧进行到底[N];文艺报;2007年
8 温辉;香港国际文学节3月开锣[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舒晋瑜;翻译乎?改写乎?“译写”模式惹争议[N];中华读书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邹建军;“和”的正向与反向[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文俊;论《拯救溺水之鱼》的“替罪羊”母题[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2 陈虹静;谭恩美小说的叙事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5年
3 杨欢欢;谭恩美小说的创伤性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白晓萍;论谭恩美小说中的身份书写[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龙锦辉;论谭恩美的文化身份观及建构[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军凯;谭恩美长篇小说中的中国形象[D];湘潭大学;2009年
7 李沙沙;谭恩美《拯救溺水鱼》里的游客凝视与霸权心态[D];南京大学;2011年
8 葛兰;论谭恩美四部小说的叙事策略[D];新疆大学;2006年
9 宋芳;论谭恩美小说中西文化交织的命运观[D];江南大学;2011年
10 王秀莲;谭恩美作品中的伦理主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878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787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