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根据韦勒克的文学史观反思文学史写作的虚构性
本文选题:韦勒克 + 文学史观 ; 参考:《才智》2015年31期
【摘要】:由于文学史写作历来都追求时代性与真实性,长期以来,学者们通过对文学本体及文学史各个角度的研究试图去构建一部成功的文学史。但正是由于文学史本身就是史学家的主观产物,其写作也就随之带有一种"虚构性",因而总是无法达到还原历史原貌的目的。本文根据雷纳·韦勒克文学史观中的经典论述,从文学史编写的价值标准和意识形态以及文学批评与文学史的关系这三个方面入手,对文学史写作的虚构性展开进一步的阐释。
[Abstract]:Since the writing of literary history has always been in pursuit of epoch and authenticity, scholars have been trying to construct a successful literary history through the study of literary Noumenon and literary history. However, because literary history itself is the subjective product of historians, its writing is accompanied by a "fictitious", so it is always unable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restoring the original appearance of history. Based on the classical exposition in Reina Willerk's view of literary history,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value standard and ideology of literary history writing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ry criticism and literary history, and further explains the fictitious nature of literary history writing.
【作者单位】: 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1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齐洲;“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文学史观的现代意义[J];文艺研究;2002年06期
2 马立新;论文学史的构成方式与文学史观[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胡鹏林;;现代性文学史观之反思[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徐中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观之嬗变述略[J];学术交流;2007年09期
5 朱德发;;进化文学史观与文学史研究实践[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杨曦;潘年英;;“多民族文学史观”之管见[J];民族文学研究;2008年02期
7 蔡彦峰;;“文学的哲学”:文学史观与文学史的建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王瑜;;现代文学史观探析[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余来明;;从“词章不能谓之学”到“文学”宜有专史——梁启超“文学”观的变迁与近代中国文学史观的形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王瑜;;文学史与文学史观论略[J];保定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朱德发;;一份“文学史观讨论”的答卷[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2 曾庆瑞;;我们应该确立什么样的文学史观[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3 王敏;;他山之石:论宇文所安之翻译文学史观——以唐“寻访不遇诗”和“相期不遇诗”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谢颖;聚焦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学史观的交融[N];人民政协报;2013年
2 庄来来;面向新世纪的文学史观[N];中华读书报;2004年
3 早报记者 石剑峰;建立新文学史观关注文学的过滤与重建[N];东方早报;2013年
4 高欣荣;现代性文学史观的反思[N];文艺报;2005年
5 崔命 自由撰稿人;夏志清:中国新文学史观的拓荒者[N];华夏时报;2014年
6 叶隽;冯至先生的德国文学史观[N];中华读书报;2005年
7 苏尤格;编写文学史,必须有正确的文学史观[N];中华读书报;2010年
8 郑欣淼;追求真善美是文艺批评的立身之本[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瑜;现代文学史观及其书写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希东;1950-1980新文学史著作文学史观念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陈正敏;意识形态与范式转换[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劲松;新时期文学史观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永强;颠覆与重构:论胡适的新文学史观[D];青岛大学;2010年
3 张鑫桓;世界文学视野下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D];西南大学;2011年
4 贺阳阳;王瑶文学史观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薇;陈思和的文学史观念及实践初探[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0年
6 喻敏良;寻求“自律”论与“他律”论的结合[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邱光华;沈约文学史观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姚文晗;闻一多“大循环”文学史观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佟永波;《文心雕龙》的文学史观及其接受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4年
10 魏文鑫;司马长风与唐_"文学史观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361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936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