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丝悲剧命运根源的解读
本文选题:苔丝悲剧命运的原因 + 历史背景 ; 参考:《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摘要】:《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哈代的重要著作,主要描述的是生活在19世纪英国一个心地善良的农家女孩苔丝悲惨的一生。导致苔丝悲剧命运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19世纪末资本主义蓬勃发展导致农村急剧变化的历史背景,传统的道德准则,安吉和亚雷这两个男人的影响,苔丝自身矛盾的性格等。基于这些因素深入探讨导致苔丝悲惨命运的原因,并进行解读。
[Abstract]: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is an important work of the English writer Hardy. It mainly describes the tragic life of Tess, a kind peasant girl who lived in England in the 19th century. 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 Tess's tragic fate, including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in which capitalism flourished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and led to dramatic changes in the countryside, the traditional moral norms,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two men, Angie and Yare. Tess's own ambivalent character, etc. Based on these factors, the causes of Tess's tragic fate are discussed and interpreted.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
【分类号】:I561.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子丹;张广奎;;心理的悲剧——从社会因素之外解读《德伯家的苔丝》中克莱的人物形象[J];名作欣赏;2006年2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占华,孙爱霞;什么是人类文明的基础与命运——弗洛伊德的社会文明观述评[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武艳伟;;试论《坚硬如水》中身体叙事的成败[J];当代小说(下半月);2009年03期
3 陈晓兰;“革命”背后的变态心理——关于《坚硬如水》[J];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04期
4 程亚丽;;民族生存的寓言——解读赵本夫《地母》的隐喻叙事[J];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02期
5 李梅;;少年模式:文学与现实普遍存在的生存方式——经典影片《永别了,武器》赏析[J];电影文学;2008年05期
6 陈才忆;分裂的双重性格 交织的爱恨之情——奥尼尔《长日入夜行》人物性格[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石彤;李洁;;高等教育过程中性别差异的国际研究——兼论对中国女性高层后备人才培养的启示[J];妇女研究论丛;2012年01期
8 丁力;现代知识者形象的心理焦虑初探[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郭泽青;;悲情《武侠》——我们需要一部“低版本”的武侠片[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10 高腾凤;;知识女性的幸与不幸——张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恒生;文明的理性偏向与重建:走向和谐的文明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季桂起;中国小说创作模式的现代转型[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郑素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视域下的弗兰纳里·奥康纳小说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劭;好莱坞电影中的精神病人形象[D];湘潭大学;2010年
2 廖晓婧;陶瓷水容器造型设计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3 杨雯;论沈从文三四十年代散文创作转变的内涵及文化意味[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亮;论纪德叙事性作品中的精神困境[D];江南大学;2011年
5 刘风雷;伤痕文学的“重”与“轻”[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6 夏冬星;与现实的抗争[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冻凤秋;“后花园”与“阳台”[D];武汉大学;2004年
8 王晶;诗意吟唱的追寻与徘徊[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云东;血泊中开放的花朵[D];苏州大学;2007年
10 李文波;席勒“游戏冲动”的三种解读[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文兰;谁毁了苔丝[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马强;男权文化统治下的阴影──苔丝的悲剧[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3 李晓陆;论苔丝命运的悲剧性[J];宿州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4 李晓嘉;苔丝悲剧成因再探[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5 谢劲秋;白色和红色——苔丝的象征色[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6 杨建玫;行走中的苔丝[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魏江华;苔丝悲剧必然性之探讨[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8 黄静;论苔丝的悲剧[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9 杨建玫;行走中的苔丝[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10 黄利玲;苔丝悲剧的社会原因分析[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陈坤 张婧;在底层的挣扎与呐喊[N];吉林日报;2004年
2 毕飞宇;2008,读《德伯家的苔丝》[N];中华读书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张哲 编译;被塑造的“他者”:17—18世纪英国黑人形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任海杰;另一个“奥赛罗”[N];音乐周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青;苔丝悲剧成因的法律批判[D];浙江大学;2011年
2 Cho The Zar Chyi(林雯娜);[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杜轶茜;苔丝形象的分析与悲剧命运的解读[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杨秀波;论性别与苔丝的悲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张敏;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6 朱彦;苔丝——男权世界中的女性牺牲者[D];苏州大学;2001年
7 刘参;苔丝成长为女性的心路历程——苔丝悲剧的心理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8 刘艳花;苔丝传统形象解构[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宪平;[D];西北大学;2012年
10 杜姝;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角度看苔丝悲剧成因[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127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012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