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空间下的主体生成:美国犹太成长小说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11 15:41
【摘要】:“成长小说”,简而言之,就是叙述人物长大成人,心智成熟过程的小说。然而,,“成长”作为人生普遍经历,又因为性别、阶级、种族、文化以及时代、地域的差异性而呈现成长的不同范式。美国犹太成长小说正是这种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结合,它具有经典成长小说的一般特征、族裔成长小说的特殊性和美国成长小说的现代性。犹太民族是一个空间“流浪”的民族,这种频繁的空间位移表现在犹太成长小说中则赋予“主体”成长强烈的空间意义和文化上的断裂和变迁,处于这种文化断裂的空间性主体必须不断进行自我调整,接受规训,适应新的空间规范,融入新的社会文化。因此,本论文将主要运用列裴伏尔“空间三元”等空间理论试从空间角度对美国犹太成长小说进行探讨,钩沉犹太主人公在各种社会关系中从个体走向“主体”的空间生成过程。 成长是时空下个体走向主体的过程,那么从列裴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角度来考察成长的基本命题是“人在空间中成长,同时也生产成长的空间”。空间主体不再是传统传记性连贯的时间主体,而是在空间与记忆的碰撞和融合过程中建构出一种流动、易变和断裂的主体,空间性主体表现了社会和文化维度上更为复杂的时间性。身体的空间性是空间性主体的前提,身体与空间,不仅包含现象学分析的一般性关系,即作为机体正常的人在某种不附设社会条件的抽象空间中具有的各种身体姿态,而且还包括社会秩序形成的各种空间条件对于身体模式的影响以及身体对各种条件变化所作出的反应。双重空间界域的身体既表达了内在的主体愿望,又反映出外在具体的空间条件。个体在复杂社会关系下通过身体的社会活动来实现空间性的主体,具体在美国犹太成长小说中,犹太个体走向主体的空间实践主要表现为三种模式:空间转换下的性别主体“表演”模式、空间拓展下的族裔主体“僭越”模式以及心理空间释放下的自我主体生成模式。 对犹太主人公而言,空间转换,从广义空间上讲,意味着“逃离”欧洲“旧”世界,闯入美国“新”世界;从狭义空间而言,指逃离犹太家庭,闯入都市社会。欧洲犹太社区男性“女性化”空间与美国社会男性“英雄化”空间的转换与碰撞一般会导致主人公离家出走,首先走向“异质”空间下的“男性”性别“表演”,从而形成“性别”主体。性别主体常常与族裔主体形成“主体叠加”,性别主体是犹太主人公渴望同化的开始,随着主体空间活动的拓展,犹太身份障碍使得主体只能“僭越”身份标识的界域障碍进入主流社会空间,从而形成族裔主体。性别主体和族裔主体的形成过程也是个体空间不断被社会空间“蚕食”的过程,由此形成的空间焦虑必须通过个体自我心理空间的调整和释放,才能走向主体的自我生成。生成后的主体具有不稳定性,这体现了犹太身份的不确定性以及现代空间的碎片化与不连贯性等特征。 主体的“空间生成”过程体现了列裴伏尔的“空间实践”、“空间表征”和“表征空间”的空间三元论证过程。这个过程构成主体生成的空间逻辑。“空间实践”是生产社会空间性之物质形式的过程,它表现为人类活动、行为和经验的中介,又是它们的结果(索亚),在小说中表现为“逃离与闯入”的身体空间行为逻辑。小说中的实际空间是现实空间的艺术再现,构成“空间表征”,美国犹太成长小说中主体成长的空间表征主要有“隔都”(ghetto)、犹太家庭或犹太学校以及都市空间等。这些空间隐喻化或象征化为模塑主体的力量,形成“表征空间”。格托作为异托邦空间,既开放又排他,它建构起主体种族、性别/性等边缘性表征空间。犹太家庭以及犹太学校浓郁的宗教意涵演化为规训主体人生逻辑的伦理道德空间。随着成长空间的拓展,家庭空间与主流社会空间形成空间规训下的话语较量,询唤主体的成长走向,规约主体的形成。都市空间为成长个体提供相对自由和开阔的活动空间,表征为身体“表演”的精神狂欢自由空间。这里,空间不仅仅是主体活动的容器,而且参与了主体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建构。 美国犹太成长小说在很大程度上诠释了民族、成长与空间之间的辩证关系,个体成长的空间性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犹太民族生存的空间性。犹太个体成长为主体的共性和特性赋予美国少数族裔在美国多元文化空间下成长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展现了主体成长的多样化趋势,呈现成长的立体化多元世界。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炳钧;王炎;汪民安;胡继华;徐敏;申昌英;金惠敏;张弛;车飞;姜红;黄晓晨;;空间、现代性与文化记忆[J];外国文学;2006年04期

2 宁云中;;空间与记忆:文化地理视阈下的美国犹太成长小说[J];求索;2012年03期

3 芮渝萍;《雕刻梦幻的人》:在叙事中构建自我[J];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01期

4 虞建华;美国犹太文学的“犹太性”及其代表价值[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顾广梅;中国现代成长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728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3728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d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