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枕草子》的“和风话语”建构

发布时间:2017-03-16 17:09

  本文关键词:《枕草子》的“和风话语”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日本平安时代(794-1192年),高度发达的汉唐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日本的民族自我意识,形成了“国风意识”,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又强化了日本对于民族文化建构和认同的需要。日本在平安中后期呈现出了力图摆脱唐文化的影响、努力确立本民族文化风格的特征,这首先表现为日本文学逐渐摆脱了汉文学的影响,出现了完全用假名创作的文学作品,使真正意义上的日本文学随着“日本语”符号体系的完成粉墨登场。《枕草子》和《源氏物语》等一批平安文学的优秀作品一样,在日语符号体系力图取代汉语符号体系成为民族文化载体这个问题上进行的努力,成为日本民族文化建构的一个突破口。本篇论文以清少纳言的随笔散文集《枕草子》为研究对象,力图从这部作品的创作语境、文体特征、语言符号体系运用以及审美倾向等方面体现出的日本民族特色,揭示《枕草子》在“和风话语”建构方面做出的独特贡献。全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共由四章组成。第一章阐明了平安时代由“国风”向“汉风”转变的文化语境,也即《枕草子》的创作语境。平安初期“国风暗黑”,随着遣唐使制度的废止、“和魂汉才”思想的提出以及假名文字的创造与使用等,日本民族文学意识逐渐觉醒。第二章论述了《枕草子》作为日本随笔散文的开山之作,体现了日本民族文学独特文体建构的实践。首先分析了“草子”这一文学样式的确立过程及其在日本民族文体建构中的意义;接着阐述了《枕草子》的文体特征,包括随笔散文的体裁特色和自由、高雅的风格特征;最后探讨了《枕草子》所确立的文体样式对日本后世文学的影响。第三章阐述了《枕草子》对民族语言文字建构的功绩。首先梳理了日本民族文字——假名的产生及发展的过程,日本民族本没有文字,在汉字传入后逐渐演变成了更加适宜本民族使用的假名文字;其次简述了平安时代中后期女性假名文学创作的繁荣景象;最后分析了《枕草子》中假名运用的个性化特色。第四章分析了《枕草子》的审美倾向对民族审美意趣的建构。首先论述了随笔散文的写实性特征,可以真实地记录个人的内心感受,这也成为随笔文学的主要特征之一;其次分析了《枕草子》所表现出的“趣味”和“哀怜”的审美倾向,《枕草子》不仅建构了平安时代“ぉかし”这一新的审美范畴,也体现着“物哀”的审美倾向;最后阐释了《枕草子》体现出的平安王朝的贵族审美意识。
【关键词】:平安文学 民族意识 《枕草子》 “和风话语”建构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313.07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绪论9-20
  • 第一章 创作语境:“汉风”向“和风”转变的平安中后期20-30
  • 第一节 平安时代前期的“国风暗黑时代”20-23
  • 第二节 遣唐使制度的废止与“和魂汉才”思想的提出23-25
  • 第三节 日本民族文学意识的觉醒25-30
  • 第二章 草子:日本民族独特的文体30-46
  • 第一节 日本随笔散文的开山之作30-32
  • 第二节 《枕草子》的文体特征32-40
  • 第三节“草子”对后世文学的影响40-46
  • 第三章 民族书面语言建构的实践46-61
  • 第一节 日本假名文字的创造和发展46-49
  • 第二节 平安时代中后期女性创作的繁荣49-55
  • 第三节 假名:《枕草子》创作的符号体系55-61
  • 第四章 民族审美意趣的建构61-74
  • 第一节 写实性:真实地记录个人感受61-64
  • 第二节 独到的审美倾向:“ぉかし”与“ぁはれ”64-70
  • 第三节 贵族阶层审美意识的体现70-74
  • 结语74-76
  • 参考文献76-8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82-83
  • 后记83-8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薇;日本文化模式论[J];南开学报;2002年04期

2 袁荻涌;中国古代文学在日本的流传和影响──兼及日本文学的西向反馈[J];青海社会科学;1999年01期

3 姜文清;佛教影响与中日审美意识[J];日本学刊;1997年04期

4 陈东生;;清少纳言与《枕草子》[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2年03期

5 俞任远;;日本平安时代女性文学初探[J];铁道师院学报;1996年02期

6 高文汉;《徒然草》与中国文化[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7 王向远;;论“寂”之美——日本古典文艺美学关键词“寂”的内涵与构造[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王向远;;中日“文”辨——中日“文”、“文论”范畴的成立与构造[J];文化与诗学;2010年02期

9 李传坤;;试论白居易文学对《枕草子》的影响[J];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05期

10 凌晨光;;简论话语与批评[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葛卉;话语权力理论与90年代后中国文论的转型[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希颖;挣脱与被缚[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乐;《源氏物语》与日本文艺美学观念[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枕草子》的“和风话语”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20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520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f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