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伊势物语》的风雅之趣

发布时间:2017-03-16 14:06

  本文关键词:《伊势物语》的风雅之趣,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伊势物语》是日本古代文学“歌物语”的代表作,作为物语文学的先驱性作品,它与《竹取物语》共同开启了日本物语文学的先河,在日本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伊势物语》中所展现出的风雅之趣则更具魅力,该审美理念既源于中国又不同于中国,对日本文学的发展亦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在借鉴先行研究的基础上,从比较中日文学中不同的风雅观入手,探讨《伊势物语》中展现出的风雅之趣,从而全面把握《伊势物语》所体现的文学价值。 “风雅”一词原指《诗经》中的诗歌类型,通过中国历代的演化,逐渐成为一种反映诗歌内容和性质的理念,,强调诗歌的经世致用和道德教化,带上了浓重的政治色彩。在日本,“风雅”作为一种独特的审美意识,经历了从万叶时代的率真、自然、真实,到平安时代文雅、潇洒、风流之意的演变。到了江户时代,又将顺应自然,埋头于造化视为风雅。纵观“风雅”一词在日本文学中的演化,在使其艺术内涵得到丰富的同时,也有意淡化了教化意义和政治色彩,而《伊势物语》正是日本“风雅”审美观的体现者。 绪论部分,总体介绍《伊势物语》,并简述了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一章,从哲学、历史、文化等多个角度比较了中日文学中的不同风雅观。中国的风雅观强调“经世致用,情志统一”,带有政治色彩;而日本的风雅观则追求“真实,典雅,感悟自然”,具有明显的超政治性色彩。而不同的自然环境、民族性格、文学传统、审美理念是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第二章,紧紧围绕文本,从情感真实、寓意于象、体味自然、感悟人生等几个角度解读和分析了《伊势物语》中的风雅情趣,并指出了该作品对后世文学带来的影响。第三章,通过比较《伊势物语》中的和歌与《诗经》、白居易诗歌的一些相似性,探讨了古代中国诗歌在文学思想、作品内容等方面对《伊势物语》产生的影响。最后的结语篇,对本篇论文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阐述了《伊势物语》的风雅之趣在文学创作中的意义,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展望。
【关键词】:伊势物语 歌物语 风雅 日本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313.0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1
  • 1. 《伊势物语》8-9
  • 2. 研究综述及选题意义9-11
  • 第1章 中日文学中的风雅观11-19
  • 1.1 “经世致用,情志统一”的中国风雅观11-13
  • 1.2 “真实典雅,感悟自然”的日本风雅观13-16
  • 1.3 日本独特风雅观的形成要因16-19
  • 第2章 《伊势物语》中的风雅之趣19-29
  • 2.1 情感真实,情趣优雅19-20
  • 2.2 寓意于象,借象表意20-22
  • 2.3 寄情山水,体味自然22-25
  • 2.4 淡泊从容,感悟人生25-29
  • 第3章 《伊势物语》与以《诗经》、白居易诗歌为代表的中国风雅的类比分析29-35
  • 3.1 《伊势物语》与《诗经》29-31
  • 3.2 白居易闲适诗对《伊势物语》的影响31-35
  • 结语35-37
  • 参考文献37-39
  • 致谢3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曾大兴;;忧患人生与潇洒人生——中国古代南北方民歌之比较[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周建萍;;“雅”精神及其审美表现形态“古雅”和“风雅”——兼论中日“风雅”理念之异同[J];中国文化研究;2011年01期

3 陈露;张玉勤;;审美文化视域下中日“风雅”观比较[J];阅江学刊;2012年04期


  本文关键词:《伊势物语》的风雅之趣,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18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518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0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