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诗歌符号学视阈下的木心诗歌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31 10:05
【摘要】:将诗歌理论纳入符号学理论的专著屈指可数,里法泰尔的《诗歌符号学》是其中较有价值的研究。而雅各布森、克里斯蒂娃、巴赫金、罗兰·巴尔特、吉拉尔·热奈特等符号学家以符号学视角进行诗歌研究的论文可视为里法泰尔诗歌符号学的补充。在这些理论研究基础上,本文确立了以符号学视角研究木心诗歌的方法。由于符号学主要关注文本的意义生成问题,所以本文的出发点是以符号学理论考察木心诗歌意蕴的生成机制。而木心诗歌以其“世界性美学思维”特征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其诗歌内容既涉及国内外的生活细节、文学评论、又关涉悠远的乡愁、个体的情欲,为中国当代诗歌提供大量鲜活的符号个体。作为文体家的木心尝试了中国古体诗、现代诗、以及俳句、十四行诗等中外多种诗歌体制,构建了其庞大且精细的诗歌符号系统。为观照木心诗歌的符号系统,本文首先对木心诗歌文本的符号化过程进行全面剖析。进而考察木心诗歌符号的非语法性,分析其诗歌偏离的词法和句法,探究其诗歌的文本结构。在此基础上考察木心诗歌符号的互文性,而其诗歌意蕴正是在其丰富的互文性关系之中得以生成。可以说木心以其诗歌创作实践进行诗歌创作手法的创新。综上所述,本文以诗歌符号学为理论视角对木心诗歌进行研究,提出木心诗歌符号的非语法性表征与互文性内涵的和谐统一是其诗歌审美意蕴生成的关键。木心诗歌因其对人性的关怀、对现代性的思考具有普适性价值。随着木心诗歌由大众阅读视野进入理论研究视阈,其丰富的诗歌文体实验必将丰富中国当代诗歌的文体形式。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712.0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蔡秀枝;彭佳;;符号学与空间理论的遇合:蔡秀枝教授访谈[J];符号与传媒;2012年02期

2 陈丹青;;再谈木心先生[J];西湖;2006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陈丹青;[N];南方周末;2012年



本文编号:25212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5212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0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