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女性哥特在《弗兰肯斯坦》中的体现
发布时间:2019-09-10 13:52
【摘要】: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如今享誉全球,深受读者的喜爱和批评家的重视,但在其出版时却褒贬不一,争议不断。许多学者多以女性主义、复调研究以及生态批评为主题;一些学者注意到这篇著作中的女性哥特角度,但大部分都着眼于怪物和弗兰肯斯坦的矛盾,而忽略了该作品中隐性的女性形象及其哥特描写的突破性和限制性,所以这方面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女性哥特包含两层意思,一个是“女性”,另一个是“哥特”。虽然《弗兰肯斯坦》的作者是一位女性,但是读者在这部小说里几乎看不到女性叙述者。所以,本文首先试图找出该小说中隐藏在三个男性声音之后的女主人公,以此证明《弗兰肯斯坦》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女性哥特小说:第一位男性沃尔顿的人生经历与玛丽·雪莱的人生经历相同。在他们的一生中,他们都对知识充满好奇,并富于冒险精神;第二位男性维克多·弗兰肯斯坦的所作所为表明他自相矛盾的性格,这也是玛丽·雪莱的性格特点。另一个方面,弗兰克斯坦创造怪物的方式反映了玛丽·雪莱对孕育新生命的担忧与恐惧;第三,男性怪物形象的塑造相当于家长式社会逼迫下的疯女人的形象,它反映了玛丽·雪莱时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即不论女性如何努力,她们都不会被男性社会所承认。最后,本文试图通过比较《弗兰肯斯坦》与男性哥特小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意在指出《弗兰肯斯坦》的突破以及它的局限性。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561.074
本文编号:2534063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561.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郭方云;怪物魔镜中的自我——《弗兰肯斯坦》造物神话的女性主义解读[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张金凤;;现代寓言《弗兰肯斯坦》[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本文编号:25340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534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