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老妇还乡》中的正义及资本主题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522.0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黎林;荒诞的世界 觉醒的自我——论《老妇还乡》之主题[J];外国文学;2004年03期
2 陈文勇;;“老妇还乡式”复仇戏剧原型分析[J];戏剧文学;2011年01期
3 次晓芳;;试析《老妇还乡》中的女性形象[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和建元;;在现实语境中解读《老妇还乡》[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韩瑞祥;“悲剧性的东西就是从喜剧中产生出来的”——论迪伦马特的喜剧《老妇还乡》的审美现代性[J];外国文学;2005年05期
6 叶隽;论《物理学家》的问题意识与表述之难[J];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01期
7 郑闽江;逃不掉的声誉——论迪伦马特的两幕喜剧《流星》[J];戏剧;1997年02期
8 谢芳;试析《老妇还乡》的怪诞风格[J];外国文学评论;1998年03期
9 尹华;守住你心中的居伦城[J];读书;2000年08期
10 赵建新;在悖谬中选择逃离——谈迪伦马特戏剧中的“自救者”形象[J];当代戏剧;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科;;感伤:生存的无奈与生命的荒唐—评《黑猪毛 白猪毛》[A];2002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3年
2 许纪霖;;一幕沉重的悲喜剧——40年代“融和”中西文化的回顾[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3 吴飒;;迷雾、虚无与存在——堂米格尔·乌纳穆诺及其《迷雾》[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二期)[C];1993年
4 吴学辉;;试析鲁迅小说语言之幽默特色及其实现途径[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目录[A];时代与思潮(4)——文化传统寻绎[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首席记者 陈熙涵;这一次是做了减法[N];文汇报;2011年
2 演讲人 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N];光明日报;2010年
3 丛小荷;平实中的特立独行[N];光明日报;2004年
4 止庵(学者);名家荐书[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5 张杭;“荒诞”之后,“新潮”不新[N];北京日报;2010年
6 朱大可;15万“考研漂族”北京试水[N];市场报;2003年
7 洪洁;后现代悲喜剧[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于海涛;ST公司上演悲喜剧[N];证券日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于海涛;ST公司上演悲喜剧[N];证券日报;2003年
10 金涛;当代文学翻译为何难觅佳作[N];中国艺术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廖峻;迪伦马特戏剧中的迷宫世界[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年
2 沈雁;威廉·戈尔丁后期小说的喜剧模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嘉玮;试析《老妇还乡》中的正义及资本主题[D];青岛大学;2013年
2 次晓芳;戏剧《老妇还乡》中的“正义”、“罪恶”及女性形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李溶;论迪伦马特创作的悲喜剧风格[D];南京大学;2012年
4 丁盛;荒谬世界的怪诞呈现[D];上海戏剧学院;2008年
5 毕文毅;迪伦马特侦探作品中的正义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姜雪;试析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喜剧《抛锚》的艺术特色[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金怡;解构的侦探世界,,荒谬的真实呈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8 刘宇清;中国早期喜剧电影美学初探[D];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2001年
9 陈睿;杨亚洲影视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郑远新;林语堂抗日语境小说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360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536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