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鸟》中的圣经原型分析
发布时间:2019-09-17 00:49
【摘要】:澳大利亚著名女作家考琳·麦卡洛的代表作《荆棘鸟》是一部家世小说。自问世以来,这部小说深受读者的喜欢和研究者的关注。它以爱情和命运为主题,生动地描述了在澳大利亚独特的文化背景中主要人物对爱的执着和对命运的无奈与反抗,展现了克里利家族三代女性的不同命运遭际。小说《荆棘鸟》中包含了丰富的基督教神话因素。该论文尝试运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分析隐藏在《荆棘鸟》后的原型,分析作者对圣经原型的借鉴和思考。依据原型人物、原型结构和原型主题三个方面对《荆棘鸟》进行分析,从而以一个崭新的视角探究这部小说的深刻主题和独特魅力。 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作家、作品及创作背景。第二章介绍有关作品的评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论述了本文研究的意义。第三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介绍了原型批评理论及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主要包括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弗雷泽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和荣格对两者思想的融合与发展。第四章是主体部分,从人物、叙事结构和主题三个方面分析了《荆棘鸟》当中的圣经原型。这一章引用了大量圣经典故作为分析的事实依据。第五章是结论部分。这一章首先对前文进行了总结,得出如下结论:麦卡洛赋予了所有的圣经原型新的时代内涵。作者对于人性、命运形态的深切洞察,对于宗教和人的信仰的内在联系的深邃揭示,对于人类追求生命终极意义的精神及其所体现的人的痛苦与挣扎的真切把握,对于人类在追求超越人性弱点的历程中不屈前行的由衷讴歌,使《荆棘鸟》具备了真正博大深厚的思想、人文品格。最后这一章探讨了本文的不足之处。 采用原型神话批评理论对小说进行分析,使我们可以从原型分析的角度挖掘这部作品蕴含的深刻含义,从而更为全面的解读这部文学名著。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611.074
本文编号:2536526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611.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杜荣芳;;爱情话语·女性欲望·女性书写——《荆棘鸟》中的梅吉形象读解[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刘泓;;《荆棘鸟》中玛丽·卡森的女性形象分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程丽华;浅析《荆棘鸟》中男性角色的价值取向对婚姻的影响[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2期
4 刘泓;;《荆棘鸟》中德罗海达意象分析[J];名作欣赏;2008年18期
5 赵雪莹;人性在神殿上挣扎——谈三部外国作品中的教士形象[J];名作欣赏;1997年01期
,本文编号:25365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536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