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毂的思乡诗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312.0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旭;五代、北宋词“庭院楼台”意象的文化诗学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郭术兵;仕途与中国文学[J];临沂师专学报;1995年02期
3 冯远;;从生命意识到审美知觉——兼论中国古代文人画艺术的审美理想[J];新美术;1992年02期
4 张玉璞;“吏隐”与宋代士大夫文人的隐逸文化精神[J];文史哲;2005年03期
5 王巍;中国古代的官宦制度与中国文学[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曹治邦;;从唐代文人与妓女的爱情传奇看唐代的社会风貌和士大夫的时代心理[J];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2005年00期
7 郭学信;;宋代士大夫生活世俗化探析[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01期
8 李庆西;;中国文学与士大夫文人的生命意识[J];上海文学;1989年09期
9 许菊英;;一洗万古凡马空——苏轼词中“士大夫化”的抒情主人公形象[J];职大学报;2006年03期
10 姚亚妮;;浅析宋词雨意象中的文化悲感意识[J];绥化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杜道明;;金、元时期雅俗文化的合流与雅俗共赏的审美趋势[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王俊才;;佛祖与基督的“烦恼”——“孝”的天尺作用论之[A];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C];1995年
3 阮浩耕;;禅茶:滋润心田的茶——兼谈禅茶的表演和传播[A];禅茶:历史与现实[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雪瑞;归去来兮[N];中国旅游报;2000年
2 陈静;留学回国:中国精英归去来[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3 郭文斌;在文学中传播安详[N];文艺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张 临;Novell归去来兮[N];网络世界;2002年
5 格日勒其木格·黑鹤;归去来[N];文艺报;2011年
6 费振钟;孔子为什么不敢吃药?[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7 郎绍君;粗细结合 墨色独具[N];中国商报;2004年
8 李祥林;明清“女才”再认识[N];社会科学报;2001年
9 南瓜;向“家园”进一言[N];发展导报;2000年
10 薛玉坤;汪东:在政治与学术间徘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马佳;朝鲜朝稗说作家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马丽梅;宋词与宴饮[D];苏州大学;2010年
3 廖泓泉;北宋前期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黄海;宋南渡词坛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颖;李毂的思乡诗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闫潇宏;士大夫文人化的石湖词[D];河北大学;2009年
3 马郁;文同及其诗文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4 孙云;温庭筠与柳永词比较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0年
5 李毅;魏晋南北朝山水诗对山水画形成及发展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昊楠;“拟女性”手法在视觉艺术中的运用[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7 周潇文;沿传与超越—康熙内府雕版版式的标准化及其成因[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8 涂育珍;论“以诗为词”的诗学内涵及指向[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陈景春;文化视野中的中晚唐袁州诗文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谢欣;方承训及《复初集》研究[D];安徽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492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549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