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欧洲化”到“与欧洲重逢”——爱默生文学伦理思想新探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绍红;民主的路径: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视界[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2 杨泽章;;托克维尔与自由的正当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杨海坤;;中国走向宪政之路——兼论“三个代表”理论和我国宪法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4 章敬平;;民意表达机制的实证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5 胡玉浪;;劳动报酬谈判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6 郑晓华;达尔经济民主思想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7 傅林;;不能被忽略的历史:1607年以前的北美教育[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龙长安;高力克;;联邦制、国家统一与两种话语之争——对近代中国联邦制论争的回顾与思考[J];安徽史学;2008年05期
9 乔印伟;;论新加坡民族国家创建的基础[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10 谭智奇;廖顺余;冼平芳;;我国农民话语权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颜晓闽;美国证券法律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秀红;乔治·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制的初步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8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陈丰;信访制度成本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福忠;将精神与物质融入诗中——爱默生的两首名诗赏析[J];名作欣赏;2001年03期
2 范圣宇;;爱默生文学批评观初探[J];俄罗斯文艺;2005年04期
3 张世耘;;爱默生的原子个人主义与公共之善[J];外国文学;2006年01期
4 隋刚;;灵性·德性·创造性——试论爱默生创新理念的现实意义[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汪冷;;从道家视角解读爱默生的语言风格[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汪冷;;从道家视角解读爱默生诗歌“斯芬克斯”之谜[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赵淑琴;;爱默生散文的生命意识[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隋刚;;爱默生的重要隐喻:多功能的“透明的眼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李枝盛;;爱默生的和谐观[J];世界文学评论;2009年01期
10 汪小英;;语言是自然的给予——读爱默生的《论自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隋刚;;爱默生创新理念的现实意义:灵性、德性、创造性[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白银花;王学峰;;教师要尊重学生[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李占峰;爱默生亚洲流量技术中心在南京投入运营[N];中国石油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刘丹妮 编译;不同的世纪 不同的爱默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春拍;思想宗师爱默生[N];中国环境报;2007年
4 李论;怎样思想就怎样生活[N];人民武警;2008年
5 郎楷淳;美国公司感受欧洲市场西“凉”东“暖”嘣[N];中国企业报;2005年
6 程巍;“自由而且勇敢”[N];中华读书报;2003年
7 凡江;CEO中的长青树[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8 叶隽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汉学史研究的范式问题[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9 马永波 南京理工大学诗学研究中心;自然的家园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10 ;幸福就是……[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曾蕊蕊;爱默生权利思想与美国社会运动[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2 谢志超;爱默生、梭罗对《四书》的接受[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奔;爱默生与美国个人主义[D];厦门大学;2008年
4 程虹;自然与心灵的交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磊;爱默生个人主义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高峰;爱默生的自由观[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赵蕾;诗的哲化和哲的诗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唐成林;爱默生的自我观[D];四川大学;2007年
5 姚乐;自然:心灵之启示[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6 杨丽;爱默生自然美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7 康尚珍;论爱默生的个人主义[D];山东大学;2008年
8 姚亮;爱默生与美国民族文学进程[D];苏州大学;2001年
9 傅宇;解读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的自然观[D];辽宁大学;2013年
10 邵琦;论卡莱尔超自然主义观和英雄主义观对爱默生的影响[D];宁波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602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560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