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神之妻》中雯丽心理成长的拉康式解读
发布时间:2019-11-18 23:30
【摘要】:谭恩美,作为美国华裔文学中最负盛名的当代作家之一,对华裔美国文坛产生了重大影响。她的第二本小说《灶神之妻》被誉为中国版的《乱世佳人》,该小说主要揭示了雯丽从天真少女成长为一位成熟女性的过程。本论文基于拉康的主体形成理论,详细阐述了雯丽的心理成长过程。 第1章揭示了雯丽的理想自我建立与破灭的过程,这同时也是她从前镜像阶段步入想象界的过程。母亲突然而又神秘的消失让六岁的雯丽失去了与母亲合为一体的完整感,她被迫进入想象界并开始了寻找完整和满足的漫长之旅。在叔父家,雯丽主动与母亲的替代者婶母认同来克服失落感。然而这里没有人关心她,她在这个家中只是一个局外人。在极度渴望关爱的驱使下,她认同了完美妻子形象作为的理想自我,以便某天得到未来丈夫的疼爱。不幸的是,理想自我因其虚幻本质及他人认同的缺乏而逐渐崩塌。这次失败促使雯丽踏上了自我寻找的旅程。 第2章探讨了雯丽在想象界对他人的认同。镜像阶段打开了想象界的大门。他人的目光与人际的关系作为镜子,加速了雯丽的心理成熟。通过与甘的认同,雯丽开始反省自身并踏上了自我寻找的道路。与胡兰和杜姨婆认同,她意识到了自己的懦弱,并学习到了如何在危急关头活命。通过与王贝蒂与敏认同,雯丽意识到了自给自足的重要性,并发现了自己内在的力量。母亲经历的鼓励让她进一步坚定了为自由而奋斗的决心。通过与花生和其他离婚女性的认同,雯丽完全觉醒并决定采取实际行动来摆脱封建包办婚姻。 第3章分析了象征界的雯丽。雯丽遇见了美国意识形态的代表吉米·路易。通过与吉米·路易认同,雯丽步入了象征界,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主体。如今,她已握有话语权,并完全掌控了自己的人生 论文指出雯丽艰难的心理成长历程实际上也是拉康意义上的主体形成过程。尽管主体被他人欲望奴役并永远不能成为独立的自我,但人们无需悲观。主体是否会过上幸福生活取决于他或她自己的选择。小说暗示积极的生活态度能帮助人们克服困难、追求幸福,在主体形成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712.074
本文编号:2562806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潘玉莎;;从“他者”中国看谭恩美的文化身份——解读小说《灶神之妻》[J];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2 谭岸青;女性“讲古”的新体式——论谭恩美四部小说的叙事策略[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蒋曙;《灶神之妻》的女权主义解读[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胡勇;文化的乡愁——美国华裔文学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认同[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本文编号:25628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562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