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国华裔女性作家层出不穷,邝丽莎是其中的一颗瞩目的新星。本文选择她的长篇小说《雪花和秘密的扇子》(2005)为论析对象,分别从文化、性别和文学审美三个角度揭示其展现的独特女书文化和文学艺术魅力。 本文分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 引言评述邝丽莎的研究价值,梳理国内外关于邝丽莎小说《雪花和秘密的扇子》的研究现状,阐明本文研究的思路,角度与论旨。 正文包括四章的相关的论述。 第一章以小说中所展现的女书民俗为核心,侧重从文化角度探讨女书民俗所聚焦的女性意识以及独特女书文化现象。观照女书、老同、唱歌堂、婚礼所呈现的女性意识,以及独特的女书文化中所呈现的中国文化内涵。小说展示了美国华裔女作家跨文化书写的女书文化的所展现的强烈女性意识。 第二章以小说中重点描述的老同关系为核心,分析女主人公百合与雪花的形象,侧重在性别理论框架中分析其性别话语。认为小说体现了作者邝丽莎的女性主义立场,表现女书文化下女性的反抗意识,以及赞美同性联盟的老同姐妹情谊。 第三章以小说的文学叙事特色为核心,从叙事视角揭示小说的浓郁的女性叙事方式,阐释小说所使用的“图画法”叙事模式,表现邝丽莎的客观书写异域文化的描写技巧以及女性话语建构。 第四章阐释邝丽莎所描写的女书文化是在建构“异质”与“同一性”的相互关系中刻画出来的。将《雪花和秘密的扇子》与现实中的女书、与谭恩美的中国故事小说进行对比,试图从中窥见邝丽莎的小说体现了当代美国华裔女性作家的文化写作策略,表达了从冲突走向理解的文化多元共生文学审美理想。 结语邝丽莎的小说《雪花和秘密的扇子》从文化、性别话语、文学审美、比较研究等维度表达了她对中国女书文化的关注以及客观理解,呈现出异质与同一相互融合的文化书写模式,寄托了作者希望拯救濒临消失的文化、不同性别之间和谐共存的愿望。小说启迪人们对古老文化、性别问题的重新思考。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712.07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邝丽莎简介
一、《雪花和秘密的扇子》研究现状
二、女书及《雪花和秘密的扇子》
(一) 《雪花和秘密的扇子》的女书文化
1. 女书文字:女性专属
2. 结交老同:情感婚姻
3. 唱歌堂:女性精神社区
4. 婚姻礼仪:生育工具
5. 信仰文化
(二) 性别理论观照下的老同关系
1. 姐妹情谊与老同关系
2. 同性恋与老同关系
3. 性别扮演
4. 女性凝视
(三) 叙事方式与话语建构
1. 女性叙事
2. 图画法叙事模式
(四) "异质"与"同一性"相互观照下的女书文化
1.女书文化:现实与小说的差异
2. 谭恩美与邝丽莎:中国文化元素书写差异
3. "异质性"与"同一性"并存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英剑;王凯;;邝丽莎和《雪花与秘扇》[J];博览群书;2011年08期
2 李量;;《雪花和秘密的扇子》:女书文化的东方主义话语思考[J];湘南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林丹娅;一种叙事:关于异性爱与同性爱[J];东南学术;1998年05期
4 关合凤;悖逆与抗争——美国华裔女小说家作品之主题研究[J];福建外语;2002年04期
5 傅美蓉;女书:我们的终结,抑或我们的开始[J];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04期
6 蒋艳丽;;姐妹情谊的乌托邦性质与现实困境[J];甘肃高师学报;2009年04期
7 乐伶俐;;生活化:女书学习的本质所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杨仁里;江永瑶族女书的美学价值[J];贵州民族研究;2002年02期
9 程爱民;;文化·语境·读者——美国华裔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04期
10 王爱松;弱势群体·女性文本·姐妹情谊——新时期古代女性历史题材小说综论[J];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董美含;90年代后美国华裔女性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贺夏蓉;多重视角下的女书及女书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侯阿妮;西方语境下女权主义关于身体的理论阐释[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钟云萍;江永女书的法文化探析[D];湘潭大学;2007年
3 彭建华;江永女书的民俗文化解读[D];青海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伟;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的中国文化符号[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
25707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570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