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和谐与人类戏剧——《智者纳坦》所反映的莱辛理想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书亭;;哲学视域中的危机管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刘国柱;和平队的历史文化渊源[J];安徽史学;2005年03期
3 周琼;;海明威作品新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4 徐希军;华盛顿政治思想散论[J];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2年03期
5 马聪;;实用主义视野下的法律观[J];北方法学;2009年05期
6 关保英;;公民法律素质的测评指标研究[J];比较法研究;2011年01期
7 张旺;美国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8 周瑞玲;;中西方管理差异的文化根源探析[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2期
9 孙晓秋;;清教主义对美国人价值观的影响[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10 程铭;;责任与荣誉互动——理解美国政治文化的新视角[J];才智;2009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倪星;程宇;;美国进步时代的廉政建设及其对中国的启示[A];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overnance Reform In the Progressive Era of USA:Implications for China[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勇庆;生态神学视野下的福克纳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鸣筝;美国公共外交研究(1917-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3 周国兴;寻求现实的确定性[D];吉林大学;2011年
4 宫丽;精神家园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吴帅;分权、制约与协调:我国纵向府际权力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孙霄;瓦尔登湖畔的自由之帆[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建华;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美国民族理论与政策评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王希鹏;文化哲学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9 姚军;奋斗论[D];苏州大学;2011年
10 施锐;德意志“希腊想象”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婉霞;中美报纸对我国汶川地震报道的比较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2 殷劭;好莱坞电影中的精神病人形象[D];湘潭大学;2010年
3 陈阔;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中的死亡意识及其现代意义[D];江南大学;2010年
4 谢春平;惩罚与拯救[D];南昌大学;2010年
5 李琳琳;吴经熊宪政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艳;卫三畏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徐迎环;人之解放——杜威教育哲学的批判性旨向[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生;从《失乐园》看弥尔顿的宗教思想[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郝凤羽;杜威的经验审美观[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孙晓艳;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对我国高中语文教育的启示[D];河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新红;;莱辛笔下的女性心理成长历程[J];科技信息;2009年08期
2 王丽丽;;莱辛的悖论:“一个冬天的意识”[J];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02期
3 申惠颖;潘静玲;;莱辛小说创作中的伦理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4 王丽丽;;也谈莱辛的“不具有可读性”——兼论其审美对象的建构策略[J];理论与创作;2010年03期
5 颜治强;;莱辛作品中的非洲书写[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才云鹏;;审视分裂的文明,给莱辛一个最完整的评价[J];出版广角;2013年06期
7 周桂君;;非洲经历与莱辛的文学创作[J];学术交流;2013年08期
8 海西;陶丽丝·莱辛及其作品[J];名作欣赏;1982年05期
9 毛萍;莱辛诗画理论刍议[J];佛山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10 杨方;莱辛的审美理论评析[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蓦;;艺术消费:超越纯娱乐的审美再创造——莱辛剧评的现实意义[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2 孙立;;莱辛的诗画界说与中国古典抒情诗的空间结构[A];东方丛刊(1992年第3辑 总第3辑)[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鲁;春天里坐火车去看莱辛[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见习记者 彭致;哈珀·柯林斯将再版莱辛作品[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3 曹雪萍;莱辛书销量平平 “诺奖效应”失灵[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4 康慨;莱辛作品太多出版商很犯难[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邓中良;莱辛 伦敦接受诺贝尔文学奖[N];文艺报;2008年
6 记者 王洪波;中国学者称莱辛获诺贝尔奖是“科幻文学的胜利”[N];中华读书报;2008年
7 石剑峰;莱辛领到诺贝尔奖章[N];东方早报;2008年
8 夏榆;莱辛做客中国[N];南方周末;2007年
9 本报记者 夏榆邋实习生 林怡静;莱辛:“在任何场合都是异类”[N];南方周末;2007年
10 本报记者 郭林;莱辛:英国文坛常青树[N];光明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蒋花;压抑的自我,,异化的人生[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君;多丽丝莱辛的追寻[D];河北大学;2010年
2 牛霖霖;论莱辛的启蒙主义戏剧美学[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陆玲;论莱辛小说中的疯狂[D];南京大学;2012年
4 吴玉梅;变迁的时代,不变的传统—莱辛女性观解读[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5 李青;莱辛《三四五区间的联姻》的主题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3年
6 甘甜;从莱辛的晚期作品看其对柏拉图对话传统的回归[D];西南大学;2010年
7 张颂;论莱辛《裂缝》中的和谐主题[D];三峡大学;2010年
8 郭英豪;莱辛式的启蒙[D];西南大学;2012年
9 熊敬忠;莱辛美学思想与现实主义文艺[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肖燕;多丽斯·莱辛幻想系列小说的独特未来意识初探[D];南昌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735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573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