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李尔王》的死亡意蕴

发布时间:2020-03-01 07:22
【摘要】:莎士比亚的不朽杰作《李尔王》自诞生以来,其悲惨的结局一直备受争议。本文从《李尔王》为人“垢病”的结局入手,对《李尔王》中人物的死亡命运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文本分析。通过分析这一悲剧结局的演化过程,讨论人物死亡命运背后的深层意义。作者认为,《李尔王》以李尔和考狄利娅悲惨死去为结局并不是“诗歌正义性”的缺失,而是莎士比亚的精心安排,是人文主义与信仰交织的结果。借助剧中人物的死亡,莎士比亚表达了他关于人类存在意义的理解,并明确表达了他关于人性的态度。本文以人文主义批评为导向,以安·塞·布拉德雷的以“人物为中心”的批评模式为主要依据,力图探究在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的大背景下剧中人物死亡命运背后的深层内涵,分析剧中两派人物所代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生存方式。作者将引入关于人类存在意义的哲学思考。鉴于基督教文化与西方文学不可分割的紧密的联系,论文将对《李尔王》中的基督教价值观作出详细探讨,借以分析宗教对本剧死亡主题的影响。 首先,对于真正伟大的悲剧而言,不需要用道德的正义性来标榜自身的伟大。悲剧的伟大之处在于通过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使观众理解悲剧人物遭受厄运的根源,由此而产生怜悯和恐惧的快感,以达到净化心灵的作用。用看似公正的道德伦理评判悲剧,无疑是对悲剧崇高之美的抹杀。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主人公对全剧具有绝对的支配作用体现在他的死亡对于悲剧性的结局的决定性作用。没有人比莎士比亚更熟知并善于运用这一悲剧技巧。其次,莎士比亚通过设置众人物的死亡命运,是对人文主义反思后的成果,表达了戏剧家对于人类存在意义的思考以及自身对于剧中两大集团所代表的人类追求自身存在方式的态度。在文艺复兴后期,面对极端人文主义的泛滥对社会经济的腐蚀和道德伦理的败坏,人文主义者莎士比亚深感痛心。剧中两派人物所表现出的鲜明特点正是这一时期人性的真实写照。而透过安排正反人物的命运,莎士比亚积极肯定了人性中善的意义,并借此对人类存在意义的作出了自己的诠释。 在莎士比亚眼中,死亡不仅是一种解脱,更是对爱的热切呼唤,是在完成了自我救赎之后的圆满结局。经历过痛苦的折磨,人物完成了对自身局限的超越,成为更丰富充实的人:葛罗斯特用瞎掉的眼晴反而能更清晰的感受爱的世界;爱德蒙在临死前的悔悟彰显了人性中善的希望:李尔在心力交悴的疯癫中摆脱了世俗王权,野心欲望的羁绊,见理智时所未见,感清醒时所未感,最终以自己和女儿考狄利娅的死完成了对乱世的精神救赎。 作为一个伟大的人文主义者,莎士比亚并不排斥宗教。而事实上,文艺复兴最初是打着宗教改革的旗号登场。作为文艺复兴的母体,基督教及其文化对莎士比亚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莎士比亚及其作品中交织着深厚的基督教的情感。虽然《李尔王》是一部世俗戏剧,但其中处处弥漫着宗教思想,体现了剧作家的态度和宗教情感。在《李尔王》中,苦难不再意味着惩罚或折磨,而是通往自我救赎的必由之路。考狄利娅的真诚和宽容,肯特的忠心不二,剧中人物所体现的高贵品质恰恰是基督教的核心价值观。莎士比亚正是通过设置李尔和考狄利娅的死亡来呼唤博爱,宽容和仁慈,借基督的核心价值观来抵御人性的堕落。 虽然莎士比亚并没有为《李尔王》编排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但这看似缺陷的结局丝毫不影响《李尔王》作为伟大悲剧的崇高地位。相反,李尔和考狄利娅的死亡不再意味着肉体的消亡或人生的失败,而是圆满的精神救赎。对莎士比亚而言,拥有高贵的精神的而死正是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最好诠释。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561.0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毅;二十世纪西方《李尔王》研究述评[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2 华泉坤,田朝绪;莎剧《李尔王》中的意象评析[J];外语研究;2001年03期

3 郭章容,罗甜甜;从两个晚境凄凉的老人说起——《李尔王》与《懵教官》之比较[J];安康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4 江洁;残酷的幽默 含泪的微笑——试评《李尔王》中的喜剧元素[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吾文泉;《李尔王》中的“自然”[J];外国文学研究;1996年04期

6 华泉坤,田朝绪;莎士比亚剧作《李尔王》中的象征[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7 谢劲秋;《李尔王》——一部充满悖论的悲剧[J];山东外语教学;2003年01期

8 陈莹轲;;愚人非愚——浅析《李尔王》中弄人一角[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22期

9 袁世美;《李尔王》戏剧高潮的艺术特色[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10 王红莉;相同的父爱 不同的悲歌[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丽燕;;西学东渐中的人道主义[A];“2006·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哲学会分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胡天新;;人文主义与西方现代地理学[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3 王希杰;;修辞研究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主义(代序言)[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4 蔡辉;王艳君;;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A];全国中医藏象研究创新思路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5 陈炯;;也谈理性主义、人文主义、后结构主义——与孟华先生商榷[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6 杨娟;彭运石;;人文关怀与人心和谐[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郝文卓;霍涌泉;;重塑完整的人——论心理学的整合观[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王莉;李抗;;西方心理学的人文主义研究模式[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孟华;;理性主义、人文主义、后结构主义——走向对话的汉语理论界[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10 杜维明;;面对全球化的儒家人文主义[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三辑)[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保护生态环境,,是一场人文主义斗争[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2 思郁;萨义德:如何重构人文主义?[N];中华读书报;2006年

3 孟广林;“人”的呼唤:人文主义新文学的时代心声[N];学习时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林紫玉;人文主义的创新之源[N];通信产业报;2003年

5 李醒民;走向科学的人文主义和人文的科学主义[N];光明日报;2004年

6 邢贲恩;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N];学习时报;2000年

7 朱晓U

本文编号:25839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5839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8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