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幸福会》中人物的象征主义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0 13:54
【摘要】: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起,美国华裔作家即在美国文坛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后经过至今几十年的努力,已经成为美国文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关注的是著名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和她的处女作《喜福会》(1989)。此书一经问世即引起振动,获得了美国普通读者和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由于《喜福会》的巨大成功,谭恩美也因此成为当今美国华裔文学界乃至美国上流文化圈颇受欢迎的宠儿。 本书一经问世,就得到了国内外文学及评论界的广泛关注。而近些年来,对《喜福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文化研究策略,以及中国元素。小说还体现了谭恩美叙述故事中超凡的技艺,大量运用象征手法。包括题目,以及文中的天鹅,玉坠,麻将,还有很多场景描写。很多前人都对其象征性进行了研究,但小说中的男女性人物的象征还没有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鉴于此,本文将运用前人,威廉.约克提多,的象征主义理论,着重分析说明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的象征,以及最终如何凸显主题。 作者将小说中的男性人物大概分成两个部分:父亲和丈夫。虽然和文中的女性人物相比,男性角色在故事中的戏份不多,有的出现仅仅只是三言两语,如同影子一般。但作者力求从表面的简单现象入手,挖掘内容背后的深刻内涵。因为这部小说原本就是一部女性小说,大部分人物均为女性,按照原文,将其分为母亲和女儿。 通过分析书中谭恩美对象征主义的运用,男女性人物的象征,本文得出这样的结论:正是由于象征主义的运用,小说的主题更加凸现,小说本身更加寓意深刻,从而赋予谭恩美笔下的母女关系重要的象征内涵,中国移民母亲与美国化了的女儿之间的误解、冲突到沟通理解,到最后的认同融合,这也象征了中美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矛盾和冲突到沟通、理解及其融合。小说人物的团圆结局不仅象征着两代人之间的隔阂消除,也隐含了谭恩美试图缓解两种文化间的冲突,促进文化间交流与理解的美好愿望。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徐劲;在东西方之间的桥梁上——评《喜福会》文本结构的特色[J];当代外国文学;2000年02期

2 陈蕾蕾;谭恩美和美国主流意识形态[J];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03期

3 曾理;两个世界,还是一个世界?——论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华人的“文化认同”问题[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2年01期

4 谭岸青;女性“讲古”的新体式——论谭恩美四部小说的叙事策略[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何立群;五行理论与《喜福会》的成功[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程爱民;论谭恩美小说中的母亲形象及母女关系的文化内涵[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陆薇;从话语的消失看《喜福会》中主体的重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8 程爱民,张瑞华;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对《喜福会》的文化解读[J];国外文学;2001年03期

9 张瑞华;解读谭恩美《喜福会》中的中国麻将[J];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01期



本文编号:25918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5918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5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