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从文化的迷失到觉醒:《最蓝的眼睛》的多重种族问题的解读

发布时间:2020-03-27 10:26
【摘要】:作为首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非裔美国作家,托妮·莫里森为二十世界非裔美国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凭借其卓越的写作技巧与对黑人种族问题深刻的探讨,她的作品已成为了当代非裔美国文学研究者必读的作品。从1970年至1999年,托妮·莫里森共创作了七部小说:《最蓝的眼睛》(1970)、《秀拉》(1973)、《所罗门之歌》(1977)、《柏油娃》(1981)、《爱娃》(1987)、《爵士乐》(1992)、《乐园》(1998)。这些精心创作的作品为非裔美国文学的发展引领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同时也引起了全球文学评论家的注意。传统上而言,托妮·莫里森都被视为是一位黑人女权主义的积极倡导者。然而,莫里森的智慧远超出了性别问题的探讨这一局限的领域。真正使莫里森的作品有别于像《土生子》这类激进的抗议小说就在于其对人性、对于爱与文化差异等问题的深刻思索。 此外,作为一位黑人文化的坚定捍卫者与女性黑人小说家,莫里森对种族冲突与种族和谐有着深刻的思索与敏锐的观察,且在作品创作中经常把自己仔细观察到的种族、性别、阶级危机都融会在小说创作中。而这些危机不仅存在于黑人社区内,也显现于整个美国社会之中。这样一来,虽然小说文本是虚构的。但其却起到了准确记录的作用即:记录了当时社会历史事实与正在发生变化的非裔美国人的心态。莫里森的文学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就是个绝佳的例子。《最蓝的眼睛》(1970)诞生之日,恰逢轰轰烈烈的民权运动走向终结,而非裔女作家文学蓬勃发展,即将占据历史舞台中心的时刻。在小说中,莫里森对美国六十年代广为接受的黑即是美的口号提出了质疑。并首次把黑人小女孩悲剧性的童年故事作为了黑人小说的描写重点。此外,小说也探讨了生活在被白人包围的城市中的黑人社会所面临的多重危机。 本文作者旨在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并结合当时社会历史的解读,说明故事中人物的种种遭遇并非单纯的欧美族裔对非裔美国人的歧视造成,而更致命与隐性的悲剧却是族裔内对自身文化与身份的迷失、经济因素导致黑人家庭中男性地位的阉割与家庭暴力,及亚文化群体内部对弱势群体的迫害等多重合力所致。此外,托妮·莫里森在创作时,有意的大胆解构了强势的主流白人文化,充分说明了非裔美国人必须认清自我,接受文化遗产,才不至于丧失自我,走向末路的悲剧。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贾素芹;;从《最蓝的眼睛》看莫里森对黑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大连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2 王守仁,吴新云;白人文化冲击之下的黑人心灵——评托妮·莫里森的小说《最蓝的眼睛》[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于雷;论《最蓝的眼睛》中的双重悲剧结构[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焦晓婷;小说文本里的读者——评《最蓝的眼睛》的召唤结构[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章汝雯;佩克拉·布里德拉夫的悲剧根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6 王晋平;心狱中的藩篱——《最蓝的眼睛》中的象征意象[J];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03期

7 周珊;简评托尼·莫里森处女作《最蓝的眼睛》的写作特色[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张军;;论美国黑人文学的三次高潮[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刘常轩;也谈群体与自我的分裂和统一——《最蓝的眼睛》和《宠儿》中的人物在群体中归属模式的对比研究[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本文编号:26028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6028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7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