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解析《群山回唱》

发布时间:2017-03-23 00:01

  本文关键词: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解析《群山回唱》,,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卡勒德·胡塞尼是当代著名的美籍阿富汗作家。他于2006年获得联合国人道主义奖,并受邀担任了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作为文坛的新起之秀,胡塞尼迄今为止共创作了三部作品:《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和《群山回唱》。胡塞尼的文学作品始终与阿富汗人民的苦难和阿富汗国家饱受的战争迫害息息相关。他将自己的生态思想与阿富汗的现实社会状态相结合,创造出了这几部荣获巨大成功的人道主义关怀作品。本论文以胡塞尼的第三部小说《群山回唱》为研究对象。《群山回唱》这部作品人物众多,情节曲折,作者在写作中运用了多重叙述视角。胡塞尼以阿富汗贫穷的小山村沙德巴格为主要背景,在亲情、友情、贫困、战争等主线的相互交融下,讲述了一段分别六十年的兄妹骨肉情,以及民族的苦难、家庭的艰辛、个人的挣扎、战争的残酷、自然的危机。作为一部颇具影响的文学新作,《群山回唱》非常具有研究价值。本论文拟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对《群山回唱》进行分析,运用生态批评家鲁枢元的三分法,依次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三方面解读该作品。本论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导论、正文和结论。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导论。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作者的生平和作者所著的重要作品,同时简要介绍《群山回唱》的内容。其次,说明本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即以生态批评为理论基础分析胡塞尼的第三本小说《群山回唱》,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三层关系入手对当今社会的战争、人性以及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诠释,使读者更深层次的了解该部作品的内容和胡塞尼的生态意识,从而向人们展示胡塞尼的生态哲学思想以及他对人类危机、生态危机等问题的深入挖掘。第三,综述该作品及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生态批评理论的核心、发展,以及本论文的理论支点。生态批评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全球性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忧虑的语境下,在文学批评领域掀起的绿色批评思潮。其目的在于通过文学批评来进行文化反思、文化批判,揭露物种歧视,挖掘生态智慧,在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的基础上构建生态理论。胡塞尼的生态思想始终贯穿在其作品之中。第二章主要以自然生态观为基础解读《群山回唱》,分析该作品中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战争等因素对自然的破坏。大自然是人类的物质基础,它给予人类物质力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与生机活力带给陷入困境的人们安慰。自然与人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在作品的描述中,人类的一些举动却是在破坏自然,尤其是罪恶的战争。被破坏的自然不甘示弱,相应的带给人类以报复。第三章主要以社会生态观为基础,分析该作品中体现出的战争因素、战争对阿富汗的破坏以及扭曲的人际关系,如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弱势群体受到的残酷对待等。由于阿富汗这个国度长久以来笼罩在硝烟战火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受此影响,陷入了一种扭曲的困境之中,这种社会现象在《群山回唱》中有所体现。第四章以精神生态观为基础进行分析。本章主要解读《群山回唱》中人物迷失的自我,混乱的文化身份和多重因素影响下的阿富汗文化发展。精神性存在主体(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相互影响。作品中的阿富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四处逃亡,居无定所,受此种生存环境的影响,他们无法健康成长,更无法认清自身混乱的文化身份。阿富汗文化的发展也因此受到消极的影响。第三部分是结论部分。该部分首先总结上文的论述,梳理并整合生态批评理论在作品中的运用,使论文形成统一整体。其次,强调本论文研究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在文学批评领域,生态批评已成为当前最热门的文学批评方式之一。以生态批评的视角解析《群山回唱》有助于读者更好的理解该作品。而现实中的阿富汗,虽然弱势群体的地位有所改观,大规模的战争也已停息,但阿富汗女性的脸依然藏在面纱之下,无数儿童无家可归,山河依然破败不堪,阿富汗境内小规模的战争依然存在,与阿富汗命运相似的第三世界国家也为数不少,因此,本文也试图唤起人们的生态危机感和生态意识,呼吁人们团结一致,共同缔造一个生态美好、安定和谐的世界。
【关键词】:生态批评 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 人与自我 文化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Introduction10-16
  • Chapter I An Overview of Eco-criticism16-22
  • 1. The Core Concept of Eco-criticism16-17
  • 2. The Development of Eco-criticism17-19
  • 3. The Eco-critical Thinking Applied in This Thesis19-22
  • Chapter II Natural Ecology in And the Mountains Echoed22-34
  • 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e and Human Beings22-30
  • 2. Disruption of Nature30-34
  • Chapter III Social Ecology in And the Mountains Echoed34-49
  • 1. The Wars in Afghanistan34-38
  • 2. Twisted Human Relationship38-42
  • 3. Cruel Treatment to the Underprivilege Groups42-49
  • Chapter IV Spiritual Ecology in And the Mountains Echoed49-65
  • 1. The Lost Selves49-51
  • 2. Confusion of Cultural Identity51-60
  • 3. Various Factors’ Influences on Afghan Culture60-65
  • Conclusion65-68
  • Bibliography68-70
  • Acknowledgements70-7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71-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劳伦斯·布依尔,韦清琦;打开中美生态批评的对话窗口——访劳伦斯·布依尔[J];文艺研究;2004年01期


  本文关键词: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解析《群山回唱》,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24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624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f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