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村上春树作品中的都市青年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4 02:06
【摘要】: 本文以村上春树作品中的都市青年形象作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都市青年形象的呈现和内涵进行分析与研究,探讨村上春树的人文主义关怀,并由此归纳出村上独特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精神,以及他不同于同时代作家的对人性的叩问和救赎。全文由三章构成。 第一章为村上都市青年形象的创作背景。着重从社会和文化两个方面进行归纳。第一节阐述经济发达的日本社会对都市人造成的影响,以及日本青年在人生观价值观上的转变。这是都市青年形象产生的现实基础。第二节探讨村上在东方文化的基础上对西方文化的接受。与美国“爵士时代”背景的契合以及与日本“物哀”、“内向”审美取向的一致,是都市青年形象产生的文学文化基础。 第二章为村上都市青年形象分析。本章以文本为基础,综合分析了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形象类型,以及在情感观照下的男女青年形象。第一节具体分析具有代表性的都市青年类型。村上十分重视对现实社会中的都市青年内心状态和精神世界的关注。第二节为情感世界中的男女青年形象。通过对恋爱中的男女形象的分析,反映出村上本人对女性尊重而又复杂的态度,对各种“极端的爱”的包容,以及在矛盾中构建男女和谐世界的思想。本章为第三章论述村上的人文关怀打下基础。 第三章为村上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为都市青年寻求心灵的救赎之路。这部分是全文论述的重点和归结点。第一节主要分析村上对人的个性的尊重。他受到西方个人主义的影响,张扬人的欲望,尊重人的个性。第二节着重体现村上对“人”的关注。村上对都市青年的享乐态度、孤独之感和死亡选择进行了观照,为第三节寻求心灵出路做了铺垫。第三节重点探讨村上为都市青年寻求的救赎之路。都市青年无力反抗外部世界,选择退回内心守住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寻找属于自身的生存意义。 结语:村上春树坚持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获得灵魂的自由作为写作目的。因此他的作品凭借温暖人心的人文关怀,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读者的尊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3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亚雷;;村上春树牌森林[J];西湖;2011年09期

2 晓言;;生命的暗室[J];家庭之友(佳人);2011年02期

3 张静苑;;日本消费社会下纯文学的发展——以村上春树的创作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4 陈思;;从艺术表现上论《挪威的森林》之东西文化的融合[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6期

5 张敏生;;近三十余年日本、中国内地村上春树研究述评[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吕娟;宋玉莉;;村上春树短篇小说长篇化的特征研究与分析——以〈萤火虫〉到《挪威的森林》为例[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7 王桂英;;内容现实文体现代:论村上春树《且听风吟》[J];海外英语;2011年07期

8 杨圆;;解读短篇小说《冰男》中的绝对孤独[J];青年文学家;2011年13期

9 吕秋薇;;浅析《挪威的森林》艺术特色[J];世纪桥;2011年11期

10 豆沙饭团;陌上花开;;阳光之约,金黄粉紫[J];男生女生(银版);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林少华;;村上春树在中国——全球化和本土化进程中的村上春树[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大众文化在亚洲: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土化”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2 陈伯鼎;;林少华的翻译观及其翻译风格初探[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3 陈伯鼎;;林少华翻译风格之初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方媛;;淡而有味 寄托温情 寻求共鸣——从都市青年人心理走向谈港产及日韩电视剧创作的特点[A];中国传播论坛(2002)——中国电视剧传播[C];2002年

5 铃木章能;桑村特里沙;;后现代的厌倦[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6 归欣;;中国电视产业的一支奇葩[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文化强省战略与科技支撑论坛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旭明;都市青年婚恋为什么难起来?[N];长春日报;2005年

2 记者 冯威;村上春树张悦然力荐《蒂凡尼的早餐》[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3 潘启雯 吉羽;村上春树 风行中国20年[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4 四川外语学院日语系教授 四川外语学院日本学研究所所长 杨伟;用身体来阅读村上春树[N];中国国门时报;2009年

5 本报特约记者 戴铮;村上春树卷土《1Q84》重来[N];中华读书报;2010年

6 轩文 编译;村上春树:我对写年轻人更有兴趣[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7 翻译家 林少华;我的诺奖预测:村上春树[N];文学报;2010年

8 知名翻译家 林少华;村上春树笔下的地震[N];东方早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陈熙涵;日本年轻人很少看村上春树了[N];文汇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王小鲁;林少华村上春树的“译家”之言[N];中国邮政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敏生;时空匣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张昕宇;从“日本”的历史文脉中阅读村上春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杨炳菁;后现代语境中的村上春树[D];吉林大学;2009年

4 尚一鸥;村上春树小说艺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孙立春;中国的日本近现代小说翻译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6 谢志宇;论近、现代日本文学中的“家庭”[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欣;村上春树作品中的都市青年形象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李秀青;村上春树和他的“青春三部曲”[D];山东大学;2010年

3 赵敏;村上春树作品在中国大陆的畅销现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雅丹;村上春树小说的语言特色及翻译特色[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昊;村上春树在我国的译介与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罗舟;在迷惘中寻找归途[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柯子刊;村上春树文学:中国元素与暴力之间[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林宏伟;“东方与西方、超然与介入”[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纳莎;村上春树作品中的动物形象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10 王丽;关于村上春树文学中的暴力与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267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6267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a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