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殖民主义看《曼斯菲尔德庄园》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561.07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妮;;V.S.奈保尔《模仿者》的多重主题解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褚蓓娟;;海勒笔下的女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张蓉;贾辰飞;;后殖民主义文化心理下的生存困境——《我爱比尔》[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4 吴伟;李冬梅;;浅谈《非洲的笑声》的文体实验与叙述创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5 李杨;;也说范妮·普莱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1期
6 马婷;;想象的中国 西方的“蝴蝶君”——谈电影《蝴蝶君》[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王维;切肤之痛 痛定思痛——关于后殖民理论的思考[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8 王洪;;失节的影像——东北沦陷时期电影新探[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朱康;;帝国主义与帝国主义地形志——福柯、斯皮瓦克、杰姆逊之间的两次“对话”[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6年02期
10 胡春梅;;美国华人英语文学中的中国书写[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贤君;;利用基督征服世界——美国对华宣教运动中的殖民主义思潮及其流变[A];“传教运动与中国教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熊兆飞;;文化差异下的中国色彩[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罗如春;;身份认同问题三论[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佳;黑泽明作品的美学特质及其对当代中国电影的启示[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6 王志彬;当代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蔡俊;超越生态印第安:论露易丝·厄德里克小说中的自然主题[D];南京大学;2011年
8 周小娟;探寻“自我”—夏洛蒂·勃朗特小说主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张锷;Homi Bhabha后殖民理论阐释及其对翻译研究启示的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吴立斌;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佳;自我发现历程—《藻海无边》与《野草在歌唱》中的身份危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吴燕;印度民族道路之探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孙笑晨;白色阴影下的回归—小说《黎明之屋》的后殖民解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殷婷婷;黑白世界中的自我寻找——解读托尼·莫里森作品中的黑人身份认同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哲梅;后殖民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女勇士》[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邹创;在真实和想象的空间中建构自我身份[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娟;用后殖民主义理论解析《野草在歌唱》[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江华;艰难的联结—E·M·福斯特小说潜含的现代性主题[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丁栋;后殖民语境下的J.M.库切小说主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马翔;博尔赫斯小说之“内在化西方视点”探析[D];江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316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631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