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劳伦斯短篇小说中的“沟通”问题

发布时间:2020-04-18 19:53
【摘要】: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1885-1930),英国文学家、诗人,被称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同时又是20世纪英国最独特和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本文以劳伦斯的短篇小说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中的“沟通”问题。本文从四个部分展开:一、从总体上论述沟通与个体生命活性之间的互动关系,指出现代人在文明的束缚下丧失了生命的活性,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出现了严重障碍,因此要实现有效的沟通必须唤醒个体的生命活性,而沟通又是唤醒个体生命活性的途径之一。二、探讨劳伦斯短篇小说中的心理沟通问题。分析作品中出现的心理沟通障碍现象,指出“安全操作”对心理沟通的影响。笔者认为实现个体与他人心理沟通的关键是个体必须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即能够平衡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关系。三、探讨劳伦斯短篇小说中的阶层沟通问题。阶层差异不仅表现为经济上的差异,更表现为文化、心理上的差异,阶层差异是造成个体与他人沟通障碍的重要原因。笔者认为劳伦斯本人的阶层认同危机与作品中主人公的阶层认同危机有密切联系,这使得作家无法为读者指出解决阶层沟通障碍的有效途径。四、探讨劳伦斯短篇小说中的种族沟通问题:笔者认为种族沟通不仅仅意味着与其他种族建立良好的关系,更意味着该种族完整性的重建,即在与他们种族的沟通中恢复自身的活力,然而劳伦斯并没有忽略种族差异造成的隔阂即沟通障碍,而是指出要跨越种族鸿沟的就必须忠实于“地之灵”。总之,劳伦斯在他的短篇小说中通过对“沟通”问题的深层探讨告诉我们,沟通对构建个体和种族的完整性有重要意义,要实现有效的沟通就必须平衡人性中的野蛮与文明的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561.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越;;劳伦斯作品《玫瑰园中的影子》中的心理描写[J];西江月;2010年18期

2 屈长江;赵晓丽;;蹭向混沌——劳伦斯三题[J];读书;1992年11期

3 沈雁;;男性力量的失落与重塑:论劳伦斯笔下男性角色的发展[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6年00期

4 包春梅;;劳伦斯及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研究[J];才智;2009年15期

5 陈兵;;劳伦斯《木马赢家》中的俄狄浦斯情结问题[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史慧风;人性的丧失与拯救──谈劳伦斯作品与《圣经》之比较[J];襄樊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7 韩彦枝;;自我的崛起:论劳伦斯小说中的女性形象[J];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8 张志宏;刘春芳;李旭;;生命直觉主义在劳伦斯作品中的诠释[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陶勇;血性与理性之间的挣扎——论D.H.劳伦斯的《迷失的少女》[J];外国文学研究;1989年03期

10 冯建明;劳伦斯作品中的象征手法[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共和国五十年文学名作文库》入选作品篇目短篇小说卷[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6)[C];1999年

2 洪治纲;;洗尽尘滓 独存孤迥——2005短篇小说创作巡礼[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1)[C];2006年

3 李万钧;;中外短篇小说的故事和性格[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4 卞峰;;论福斯特和他的短篇小说[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5 袁基亮;;贺享雍短篇小说谈[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6 谢有顺;;短篇小说的写作可能性[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4)[C];2007年

7 萨支山;;“故事”与“抒情”:五六十年代短篇小说的两种可能性[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8 汪政;晓华;;小说在谁的手里成为刀子——谈盛可以的短篇小说[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9 吴开晋;;可资借鉴的短篇小说创作技巧——重读著名作家郭澄清的短篇小说[A];中国小说研究[C];2003年

10 王腊宝;;“被贬抑的艺术”——二十世纪形式批评视阈中的短篇小说[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雷达;短篇领域有好东西[N];文艺报;2005年

2 ;来自广告的短短篇小说[N];深圳商报;2002年

3 张学昕 吴宁宁;我看当下青春写作[N];文学报;2005年

4 杨耀健;历史题材的深层掘进[N];文艺报;2006年

5 北乔;保持前行的姿势[N];文艺报;2008年

6 早报记者 石剑峰;“写短篇不是因为喜欢,而是无奈”[N];东方早报;2011年

7 吴义勤;“油菜坡”与“大学城”[N];文艺报;2005年

8 陈忠实;眼光专注于底层生活[N];东莞日报;2008年

9 西藏商报记者 刘明;我区女作家王义明短篇小说《幸福》获全国小说一等奖[N];西藏日报;2004年

10 肖复兴;古典主义的魅力和遗憾[N];文艺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建华;劳伦斯诗歌中的黑色生态意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郝敬波;论新时期短篇小说的艺术创新[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乃刚;辛格短篇小说的叙事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4 丁礼明;劳伦斯现代主义小说中自我身份的危机与重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郭海霞;曼斯菲尔德与乔伊斯短篇小说的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徐晗;凯·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现代主义特征[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宋先红;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语言形式与文本意义的关联研究(1917-1949)[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陈娟;张爱玲与英国文学[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莉;周瘦鹃主编时期《申报·自由谈》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文迎霞;晚清报载小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琼;劳伦斯短篇小说中的“沟通”问题[D];苏州大学;2010年

2 尹萍;论90年代短篇小说的空间形式[D];青岛大学;2005年

3 蔡隽;从“现代”到“后现代”[D];苏州大学;2004年

4 李翔;胡适短篇小说翻译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5 陈静纯;哈代短篇小说中人物与环境关系的探讨[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苗海红;张天翼短篇小说艺术论[D];扬州大学;2010年

7 陈述;厄内斯特·海明威短篇小说主题的多样性[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8 刘素芳;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女性主义思想[D];山东大学;2008年

9 芦君君;海明威短篇小说对话的语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晓红;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叙事技巧[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324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6324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b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