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包法利夫人》在中国的经典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8 22:50
【摘要】:《包法利夫人》成为中国的文学经典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个线性的时间过程。小说蕴含的美学要素,是其经典化的根本动力和依据。只有具备高超艺术性的作品,才有成为经典的可能。《包法利夫人》达到的艺术高度,在输入中国之前已成为共识。它不仅塑造了不朽的经典人物:爱玛,而且启迪了现代小说对叙述技巧的创新。小说通过译者的译介,破除接受的壁垒、跨越文化的鸿沟,成为中国文学的一部分。译介是其经典化的外在推动力,是《包法利夫人》中国化的必经之路。实质上,译介也是接受。既是译者的接受又是大众接受的前提。而作为经典化的完成的接受环节,包括了文学批评家、史学家、创作者和大众的接受。接受的程度是作品内在美学吸引力和译介水平高低的直观显现,也是其是否成了中国的文学经典的证明。 小说内在的美学要素、作为外在推动力的译介和作为经典化完成标志的读者接受,共同演绎了一本外国名著如何变成中国的外国文学经典的历程。其中涉及了比较文学的几个研究领域,如译介学、接受学等;运用了多种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如影响研究、形象研究等。 每个作品都有其独特性,而这些特性又使得它们的经典之路各不相同,《包法利夫人》成为中国的外国文学经典,走过了一段崎岖坎坷的道路。在近150年的传播和接受的过程中,不变的内在诗学因素与变动不居的具体时代语境,文学场与社会的其它场域之间的权力更迭,如何影响着它的经典化进程?这些问题的答案,对传统文学经典尤其是中国的外国文学经典,在文化消费时代怎样巩固自身地位或有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5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高红梅;;《包法利夫人》的价值理性取向与社会建构[J];北方论丛;2008年03期

3 李万钧;《包法利夫人》和《金瓶梅》[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04期

4 冯寿农;;法国文坛对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的批评管窥[J];法国研究;2006年03期

5 彭俞霞;;谁是包法利夫人——福楼拜小说人物文本内外形象综述[J];法国研究;2008年03期

6 刘晗;文学经典的建构及其在当下的命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王宁;;经典化、非经典化与经典的重构[J];南方文坛;2006年05期

8 曾艳兵;;跨文化视野中的西方经典[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彭俞霞;;小说人名的翻译——以《包法利夫人》为例[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09年01期

10 卢铁澎;;文学经典译介的战略自觉[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乐晓莉;创作转型与文化选择[D];湘潭大学;2003年

2 王艳;《生死场》阅读史及其经典地位的形成[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韩晓清;中国现代作家对福楼拜的接受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裴仁昊;浅析《包法利夫人》中的现实主义和无个人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326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6326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2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