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人生的二元性——对《达洛卫夫人》的主题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15 19:06
【摘要】: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是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中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也是英国意识流小说家的杰出代表。 伍尔夫是一个多产的作家,她一生共写了九部长篇小说。其中《达洛卫夫人》被公认为是伍尔夫意识流创作走向成熟的过渡性作品,也是她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作品中,伍尔夫采用意识流派写作方法,如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时空蒙太奇、象征等,向读者展示了一战后伦敦的生活画面。 小说自20世纪初发表以来,就吸引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写作手法的创新性和实验性。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研究转向了哲学、心理学和神话领域。从70年代至80年代,评论家开始从女性主义及现代主义层面解读这部小说。而80年代至今,评论家也开始从历史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层面来解读这部作品。 这些角度对理解这部小说都很有意义,但他们忽视了非常重要的一点,这部小说具有典型的二元对立特点,与沃尔夫双性同体的概念正好呼应。伍尔夫最初在《一间自己的房子》中提到双性同体这个概念。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概念,在很多哲学和宗教体系中代表统一和整体。例如,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对立常被看作二元对立的范例。 本篇论文将从这一层面展开对《达洛卫夫人》的研究。本篇论文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导入部分,主要包括伍尔夫的生平、作品、写作特点及文献综述。接下来的三章内容是本篇论文的主体部分。 本篇论文的第一章,主要从讨论了受人尊敬的达洛卫夫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退伍军人赛普蒂默斯所感知的世界。虽然二者性别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健康状况不同(赛普蒂莫斯被诊断为精神障碍),二者的世界观却相同。他们都热爱生活中的美丽瞬间,同样仇恨扼杀灵魂的“转换”,他们都被死亡和婚姻生活所困扰。在我看来,伍尔夫塑造两个这样如此不同却很相像的角色是用来说明生活是由各种对立力量构成的,但是对立不意味着对抗。这便是对二元对立的极好说明,对立的共存。 第二章主要是关于孤立与交流在世界上共同存在的这一主题。通过对小说人物在人与人交流方面所遇到的问题的分析,得出结论——对隐私的需求和对交流的需求是人们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二者虽然对立但都不可或缺。应避免走向任何一个极端,二者应达到一个相对比较平衡的状态。这是本小说展现的第二个二元特性,极端的统一与共存。 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小说中的时间主题。伍尔夫在小说中使用了两种时间表达方法,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即短暂又永久的世界。小说中的永不停止的钟表时间代表了转瞬即逝的世界,一切都在分秒之间变化和死亡。另一方面,心理时间代表了永久的世界。因为回忆可以将过去展现在当下,使过去和现在有机结合在一起。这两种时间表达方法是小说的支柱,描绘了一个时间流逝记忆永久的世界。这部分展现了又一二元特性。对立一旦转为平衡便可享受宁静。 本论文的最后一部分是结论,这部分总结说明了本论文的结构特点,总结了全文的研究特色。通过概况前三章的内容,结论部分指出双性同体的概念在小说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二元对立是其中心主题,读者可从其中挖掘出更多分支主题。从二元对立的角度来阅读这部小说非常有启发性。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561.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申富英;《达洛卫夫人》的叙事联接方式和时间序列[J];外国文学评论;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管淑红;《达洛卫夫人》的系统功能文体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654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6654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9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