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本芭娜娜《白河夜船》之精神分析解读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3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俏村;胡媛媛;;谈日本色彩文化中的“白”[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12期
2 周阅;大众文化与吉本芭娜娜的创作[J];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3 王文胜;;论史铁生的文学创作与心理疗伤[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路邈;试论吉本巴那那的创作特点[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2年01期
5 周异夫;吉本芭娜娜文学的孤独主题与社会意义[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年04期
6 王志松;;日本大众文学研究与文学史的重构[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年01期
7 王志松;;2009年日本文学研究现状[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0年05期
8 荣炯;王辽南;;《白河夜船》艺术魅力探讨[J];世界文学评论;2010年01期
9 殷惠娥;“世界中的吉本芭娜娜”东京研讨会侧记[J];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02期
10 王宗杰;;向死而生——吉本芭娜娜小说的现代性死亡书写解读[J];学术交流;2007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翟盈中;吉本芭娜娜前期作品中的传统与现代[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西艳;论吉本芭娜哪初期文学的独特魅力[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孙于蓝;吉本芭娜娜“疗伤小说”中的“异类家庭”[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俞海萌;吉本芭娜娜文学中的“死亡”主题[D];重庆大学;2009年
5 郭燕梅;吉本芭娜娜文学主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赵伯乐;吉本芭娜娜作品中疗伤的变化[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6726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672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