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论於梨华女性意识的嬗变

发布时间:2017-03-27 08:03

  本文关键词:论於梨华女性意识的嬗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著名的旅美女作家於梨华创作颇丰,被称为“留学生文学的鼻祖”。她的作品题材多变,内容丰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反映留学生的异域生活和精神困境等方面为华文文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对海外华人女性的关注更体现出她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感受力,其作品常常把女性放在中心位置,以女性为主要描写对象,重在对女性情感世界的把握和呈现,具有优美、温柔、细腻委婉的艺术之美。目前,学界对於梨华的作品研究己经取得一定成就,但对于其女性意识的内涵和发展变化的研究却不够深入。 本论文的重点就是要研究於梨华女性意识的嬗变过程。笔者对於梨华的生平和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分析,发现於梨华的女性意识经历了从最初的萌芽状态到后来的成长与提升再到成熟与理性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在她作品里塑造的女性人物身上得以体现。 本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是正文,由三个章节构成,最后一部分是结语。 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作家的生平及创作。她的小说常常把女性放在中心位置,以女性为主要描写对象,重在对女性情感世界的把握和呈现,向读者展示了海外华人女性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下的生活境遇和心理历程。其次从作品的主题、题材和艺术特色等方面阐明学界对於梨华的研究现状。学术界对于於梨华的研究,很多都是停留在对“失根”主题下寻求民族身份的解读,忽略了对移民女性个体生命的独特性的分析与研究。最后点明了本文研究的意义。对于之前的研究所忽视的於梨华的女性意识,本论文重点加以解读,以她的作品中女性的生活与心理为重点,挖掘於梨华几十年来女性意识的嬗变过程,拓宽於梨华研究的视角。 正文部分中,第一章根深蒂固的传统女性气质——母性、妻性、女儿性。受故国男权文化和西方宣扬女性应该回归家庭的“女性奥秘论”的影响,,初到异域的於梨华,同大多数的海外华人女性一样,面对生存压力和精神困境,对传统文化产生一种异乎强烈的依附感,女性意识比较欠缺,早期作品的主旨只是对男权中心进行揭示和批判,所塑造的女性都是受制于男性和家庭,缺乏自我的反抗精神。作者的立足点未能站得比她笔下的人物高一些,对于女性的困境和遭遇找不到出路。 第二章现代女性自我意识的凸显。20世纪70年代,西方迎来了女权运动的第二次浪潮,“社会性别”的提出让西方女性对自我的价值和权利再次加以认同。在西方新的女权文化语境下,於梨华的女性意识得到成长与提升,她开始关注处在“边缘中的边缘”的华人女性的精神困境,开始从西方文化中寻求出路,作品通过表现女性强烈的自救意识来书写华人女性在两种文化碰撞下的自救与突破。 第三章中西方文化融合下女性意识的成熟。晚年的於梨华秉着对西方文化包容冷静的态度和对故国文化客观全面的审视,对海外华人女性的生活与精神世界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发掘,对于她们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问题的描写体现了其创作视域的拓展,揭示女性内心深处所具有的人性弱点,对男性给予人文关怀,呼吁两性和谐的观点,更是反映出其作品主题的深化,这些突破与成功体现出作者的女性意识也随着经历的积淀和心态的平和变得成熟。 最后,结语部分,笔者对於梨华女性意识的嬗变过程及内涵进行了总结性概括。初到美国的於梨华没有强烈的女性意识,在西方女权文化的影响下,她的女性意识不断成长,呼吁女性实现自己的价值,晚年的於梨华对代际矛盾和老龄化的关注,对男女两性的人文关怀,彰显出其女性意识的成熟。尤其是她所推崇的东方化的女权主义,体现了女性应有的精神追求。
【关键词】:於梨华 女性意识 男权文化 嬗变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712.06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9
  • 绪论9-15
  • 第一节 於梨华的生平及创作9-10
  • 第二节 於梨华小说的研究现状10-12
  •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12-15
  • 第一章 根深蒂固的传统女性气质——母性、妻性、女儿性15-31
  • 第一节 故国传统中显性男权文化的影响16-21
  • 第二节 西方隐性男权文化侵淫下女性意识的持续缺失21-28
  • 第三节 於梨华女性意识的萌芽阶段28-31
  • 第二章 现代女性自我意识的凸显31-40
  • 第一节 西方女权文化语境下的女性自我认同31-33
  • 第二节 东西方文化碰撞下华人女性的自救与突破33-37
  • 第三节 於梨华女性意识的成长与提升37-40
  • 第三章 中西方文化融合下女性意识的成熟40-49
  • 第一节 於梨华女性写作视域的拓展41-45
  • 第二节 於梨华女性作品的主题深化与延展45-47
  • 第三节 於梨华女性意识的成熟与理性47-49
  • 结语49-52
  • 注释52-54
  • 参考文献54-5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7-58
  • 致谢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国梁;於梨华:我的故事一辈子写不完[J];大众电影;2005年03期

2 薛朝晖 ,王莉;方如真:呼唤诗意生存的载体[J];华文文学;2003年04期

3 傅建安;人性审视人文关怀[J];华文文学;2003年04期

4 王勋鸿;;国族认同与女性主体建构——於梨华及其留学生文学论析[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5 刘桂茹;;在中国记忆与北美经验间游移——於梨华小说里的华人离散群体[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刘艳;“落地生根”后的文化抉择——兼谈於梨华创作的文化品格[J];理论学刊;2003年04期

7 曾丽华;;论於梨华短篇小说中的女性书写[J];名作欣赏;2012年36期

8 袁良骏;新领域·新开拓·新贡献(摘录)——於梨华长篇小说试论[J];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1991年02期

9 黄万华;视角越界:海外华人文学中的叙事身份[J];学习与探索;2003年06期

10 李凡;;困惑与选择——论於梨华小说中的女性困境书写[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本文关键词:论於梨华女性意识的嬗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00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700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7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