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论俄苏历史诗学的发展与流变

发布时间:2020-06-15 11:59
【摘要】:在俄国文艺学界,维谢洛夫斯基的名字早已深入人心,而由维谢洛夫斯基所开创的俄苏历史诗学,也成为维谢洛夫斯基之后的后继者们学习和传承的对象。俄苏历史诗学从诞生到现在的发展,本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理清俄苏历史诗学理论的发生发展情况,才能把俄苏历史诗学理论的全貌呈现在接受者面前。 但是,就目前来说,国内对俄苏历史诗学的研究和介绍,都只局限于,孤立的译介其中某个人的历史诗学理论,虽历经三十多年,仍显得局部和片面,并没有对这一理论的总体发展面貌进行详细的阐述。本文试图从这一视角作为切入点,来勾勒论文的整体构架。 论文拟对俄苏历史诗学理论进行总体的脉络梳理,力求在对照和比较维谢洛夫斯基、形式主义学派、巴赫金、洛特曼和赫拉普琴科等人的历史诗学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和阐述。同时,依托他们的历史诗学观点,结合国内译介他们的具体文本和研究他们诗学的论文,析出俄苏历史诗学理论的发展脉络,阐释历史诗学理论在他们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论文的创新点在于:首先,从分析俄苏历史诗学理论诞生的历史语境入手,阐述这一历史语境对维谢洛夫斯基开创其历史诗学的作用;其次,论文结合维谢洛夫斯基、形式主义者、巴赫金、洛特曼、赫拉普琴科等人的历史诗学理论,对这一理论的历史发展与沿革做了总体的梳理和分析,挖掘出前人所没有注意到的历史诗学理论基点,使之呈现出一个清晰而又完整的发展脉络,打破之前国内对历史诗学的研究,只就某个人或某个文本来分析他们的历史诗学理论的局限;最后,本文试图阐明,在理论旅行视域下,俄苏历史诗学由一种语境进入到中国这种语境当中,其理论内涵和特质发生了哪些变化,对中国的诗学理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以及中国的诗学理论如何借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加快实现自身的当代转型。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5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

本文编号:27143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7143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8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