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围棋少女》在法国接受中引起共鸣的因素
发布时间:2020-06-16 10:02
【摘要】: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运用德国文学批评家姚斯的接受美学理论,从跨文化的角度解答华裔作家山飒的作品在法国取得成功的原因。本文选择她的代表作《围棋少女》作为研究文本,从文本的内容和接受者的角度探讨二者的吻合与超越。论文首先描绘出文本中刻画的作者想象中的中国形象,以主题分析为主,穿插对词汇语法以及文体修辞等不同层面的解读。论文而后在法国读者对中国的集体想象物中寻找这一形象的应和。然而,仅是应和显然不能构成读者喜爱的全部原因,新作品必然会有新的突破,而这些新的信息能否以及怎样赢得读者,也是论文要重点探讨的内容。论文最后得出结论,正是这种吻合和超越使小说赢得读者的青睐。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565
本文编号:2715900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5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钱林森;故国之歌声召唤异乡的灵魂:法籍华人女作家山飒小论——法国文化圈中的华人文学之二[J];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02期
2 沈殿成;;山飒扬名法国文坛[J];侨园;2002年05期
本文编号:27159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715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