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在中国的形态流变—取法文类学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106.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军;;试论比较文学的开放性特征[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陈文忠;;唐诗的两种辉煌——兼论唐诗经典接受史的研究思路[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朱祖林;辞断意连得风流——英美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组合之比较[J];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01期
4 江溶;危机·转折·建构——读《超学科比较文学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5 杨健平;文化误读中的证同审美效应[J];北方论丛;2002年05期
6 孔维永;;论广告的文化效应[J];商业研究;2006年15期
7 罗会珊;高华志;;无比惊艳的一刻:《你抚摸了我》——劳伦斯短篇小说经典中的无意识到意识的转变[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8 刘静平;;译介学理论视角下的翻译文学研究[J];长城;2011年10期
9 周小英;;浅析《冷山》——探求《冷山》的文本渊源及文本渊源的变异[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10 李俊霞;;前期创造社作家的传统文化意识[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虞和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史学科创新[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耿强;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黄伟;高乐待与中国[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惠;阿瑟·韦利翻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天红;中国现代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5 易图强;新中国畅销书历史嬗变及其与时代变迁关系研究(1949.10-1989.5)[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詹丽;东北沦陷时期通俗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吴锡民;接受与阐释:意识流小说诗学在中国(1979—1989)[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姜源;异国形象研究:清朝中晚期中美形象的彼此建构[D];四川大学;2005年
9 陈黎明;魔幻现实主义与20世纪后期中国小说[D];苏州大学;2005年
10 陈恩维;论汉魏六朝之拟作[D];苏州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桦;多丽丝·莱辛科幻作品《南船座中的老人星:档案》体裁与主题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2 陈影;敦煌文献《茶酒论》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石文芳;曼殊菲儿小说徐译本对凌叔华短篇小说创作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1年
4 张华中;科幻小说时间、空间形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溪;《史记》与《战国策》文化倾向的比较[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馥郁;20世纪80年代科幻小说在中国的译介热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景志强;郭雪波生态小说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南楠;美国20世纪60-70年代广告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温慧敏;同一场革命不同的书写[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10 尹鹏飞;《三侠五义》与《蜀山剑侠传》比较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168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716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