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儿》中伦理身份的诉求与重构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佚名;;歧视[J];杂文选刊(中旬版);2008年10期
2 伏健;;从黑人奴隶主这一新的视角看黑人的“他者”形象──对小说《已知的世界》的后殖民主义解读[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3 丁超峰;;《他们眼望上苍》中的黑人民俗文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4 王国栋;周春艳;;美国黑人伊斯兰运动探析[J];世界宗教文化;2011年04期
5 崔鹤同;;失与得[J];涉世之初;2005年08期
6 孙丽坤;;“奶娃”对黑人身份的探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7 韩美玲;赵辉;;《土生子》中暴力描写的镜面作用[J];学周刊;2011年28期
8 顾思毓;;论《所罗门之歌》中的不和谐[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1期
9 杨卫;;落日蓝调——关于葛辉的艺术[J];美术文献;2011年04期
10 韩兰;;浅论《最蓝的眼睛》中的迷失与探索[J];群文天地;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Research for methods of pursuing product identity strategy[A];Proceedings of 201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2010年
2 Wendelin Schmidt-Dengler;;The importance of being a small country-Austrian literature,European identity and the process of globalisation[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学文化的对话与共生”外国文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3 ;重建美利坚民族:美国黑人与“(美国)自由的新生”[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文化共存下的记忆与遗忘”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4 Philip N.Benfey;;Development Rooted in Interwoven Networks[A];第十二届全国植物基因组学大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杜亚雄;;美国黑人音乐——2004年2月18日在美国芝加哥De Paul大学英语系的演讲[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6 狄颖跃;;MS SQL Server 2000中流水号问题的解决方案[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铭道;任也韵;;“平等、自由”的社会宣言——美国黑人灵歌[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8 Thomas Heberer;;作为族群认同载体的民族企业家(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族群交往与宗教共处”社会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9 Lidia Delgado Almeida;;Problems and Challenges of Conservation Multiculturalism[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文化传承、创新、发展:青年的责任与行动”学生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10 何传龙;;《紫颜色》中的黑人困境与生存[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冯郁青;美国黑人求变心切:奥巴马的时候到了[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2 美成;美国黑人向艾滋病宣战[N];云南日报;2000年
3 ;调查显示美国黑人仍遭歧视[N];检察日报;2000年
4 姚朔;秀一个当代中国给世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5 庆 云;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被谋杀[N];光明日报;2000年
6 钱青;关于美国黑人文学的一部力作[N];中华读书报;2006年
7 美国所 姬虹;另一个美国[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8 张聚国;关于《美国黑人领袖及其政治思想研究》[N];文汇报;2007年
9 夏洪平供稿;美国黑人为何心脏病高发[N];健康报;2005年
10 杨仁敬;迅速崛起的美国黑人女作家群[N];中华读书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阔;美国黑人早期布鲁—鲁斯音乐的兴衰(1890-1929)[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燕;创伤·生存·救赎[D];苏州大学;2012年
3 卢红芳;卡罗尔·希尔兹小说叙述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4 丁鹏;美国黑人权利宪法保障制度变迁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5 周春;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屈书杰;从种族隔离到学校一体化:20世纪美国黑人教育[D];河北大学;2002年
7 罗良功;艺术与政治的互动:论兰斯顿·休斯的诗歌[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杨永春;当代澳大利亚土著文学中的身份重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王晓英;走向完整的生存[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玉红;佐拉·尼尔·赫斯顿小说中的民俗文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俊;论重建时期美国在黑人问题上的重大探索[D];外交学院;2008年
2 周和平;非洲人,美国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高玫;颠覆后的新生[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戚宁;美国黑人的“二次解放”[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岳丛啸;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民权立法[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6 赵欣尧;试论美国黑人奴隶基督教信仰所体现出的男子气概[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7 周秀玉;美国黑人的困境与自救[D];黑龙江大学;2003年
8 王宁;十九世纪晚期美国黑人的“文艺复兴”[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晓云;民权运动以来美国黑人妇女地位的变迁及其成因[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毛艳;美国黑人政策中的“隔离但平等”原则[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427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742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