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所罗门之歌》中美国梦的追求与困惑

发布时间:2020-07-14 05:03
【摘要】: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尼·莫瑞森在当今是最负盛名的非裔美国女作家。1977年出版的她的第三部小说《所罗门之歌》获得了国家图书评论奖。在这部小说中她关注于在一个不公社会里的非裔美国人和种族的命运,她讲述了黑人们在不懈地追逐梦想并试图在美国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的故事。这篇论文探讨几代美国黑人对美国梦的追寻和困惑。 通过研读小说《所罗门之歌》,本论文作者对非裔美国人在一个敌对的环境里的挣扎,遭遇和困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说中戴德家族的情况就是整个黑人种族悲伤的历史的一个见证。通过揭示戴德家族的真实境遇,莫瑞森告诉我们在奴隶制和种族主义的环境里非裔美国人的身体和精神上很容易受到摧残。同样,这部小说还写出了非裔美国人生活中的不公待遇和对现实的不满及黑人的美好渴望。 虽然许多学者对这部小说作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本篇论文旨在阐述莫瑞森告诉她的读者几代美国黑人一直在以不同的方式追寻着美国梦及所存在的困惑。但是梦难圆因为在他们通往幸福生活的途中种族主义是一个很大的障碍。与此同时,她也指出走出困惑的路不是对白人文化价值观的全盘吸收,也不是采取极端的方式,而是博采黑人传统文化和白人文化之长。她指出非裔美国人民和文化是美国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有真正意识到这点美国黑人才能在美国本土上不离地面地飞翔。 本篇论文详细论述了非裔美国人对美国梦的寻求和他们的困惑。引言回顾了关于这部小说的文学评论,美国梦的起源及其在之前非裔美国文学中的呈现,并介绍了这篇论文的篇章结构。第一章探讨了美国黑人对美国梦的追寻,在本章中我考察了他们对美国梦追求的不同途径。第二章分析了黑人所遭遇的困惑。第三章分析了黑人文化遗产作为寻梦人走出困惑的一条出路。在本章中我探讨了黑人文化的重要性。莫瑞森认为黑人传统文化是他们逐梦时走出困惑的一种力量源泉。结论总结了全篇论文,并重申本论文所讨论的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外语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向东;《所罗门之歌》中的名称与主题[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2 张建群;女性的挣扎 心灵的呐喊——《所罗门之歌》女性形象剖析[J];当代文坛;1998年05期

3 郭红;《所罗门之歌》所表现的黑人男性[J];学术交流;2004年06期

4 田祥斌;《百年孤独》与《所罗门之歌》的魔幻现实主义艺术手法比较[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5 王波;;科林·鲍威尔与黑人的美国梦[J];世界知识;2001年07期

6 夏景;;女儿的美国梦[J];散文百家;2003年04期

7 唐红梅;《所罗门之歌》的歌谣分析[J];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01期

8 哈罗;;理想主义的困境[J];电影世界;2007年17期

9 Sunnie;;骆家辉:华人“美国梦”的典范[J];21世纪;2009年09期

10 徐雯彦;;从梦想到现实——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与《推销员之死》中美国梦的幻灭[J];商品与质量;2010年SC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甘惠侨;;从《冬天的梦》中的矛盾因素看德克斯特的美国梦破灭的必然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田祥斌;;南北美洲交相辉映的两朵艺术奇葩——论《百年孤独》与《所罗门之歌》的成功与魅力[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3 黄雅真;;《人与鼠》中破碎的美国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周晓芳;;从盖茨比的失败看美国梦的衰落[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黄开红;;嘉莉妹妹“美国梦”的幻灭——评嘉莉的道德观[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林旭;;美国噩梦——论《凶杀》中美国梦的消极意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陈丽秋;;“飞行”男性们身后的女性——试析《所罗门之歌》中的男女关系和女性地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8 黄少红;;“一叶知秋”——所罗门之歌》的文化思考[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9 徐佳雨;;从被毁的梦到梦的毁灭者——《最蓝的眼睛》中乔利的性扭曲探析[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何蕾;;戏剧《推销员之死》中的悲剧思想[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特约撰稿 张立平;美国梦魇?[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2 王龙云;执政奥巴马:输赢一年间[N];经济参考报;2010年

3 董鼎山(美国);美国梦不一定五彩缤纷[N];东方航空报;2000年

4 石雅芳;好一场美国梦[N];文学报;2002年

5 杨守建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爱尔杰构造的美国梦[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6 早报特派记者 金蓓蕾;8州修复66号公路重拾美国梦[N];东方早报;2009年

7 Michael.J.Fox邋石瑛;美国梦的新高度:调整医学研发模式[N];医药经济报;2007年

8 杨晴川;从美国大选看“美国梦”[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9 袁楠;让人心动的诺曼·梅勒[N];文学报;2001年

10 何朝辉;《阳光小美女》:美国家庭与美国梦寻[N];中华读书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南翼;追寻一个新的理想国:索尔·贝娄、伯纳德·马拉默德与辛西娅·奥芝克小说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胡妮;托妮·莫里森小说的空间叙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田野;《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多维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林莉;论菲利普·罗思后期小说的历史解读与文学话语[D];厦门大学;2008年

5 张涛;诺曼·梅勒的存在主义及其前期小说主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荆兴梅;托妮·莫里森作品的后现代历史书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7 向忆秋;想象美国:旅美华人文学的美国形象[D];山东大学;2009年

8 汪汉利;索尔·贝娄小说的文化渊源[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9 孟宪华;追寻、僭越与迷失[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曲鑫;加州底层者之梦[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金华;《所罗门之歌》中美国梦的追求与困惑[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2 李冬;美国梦的螺旋上升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晶;从《了不起的盖茨比》看美国梦的崛起和幻灭[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4 徐风英;《冷酷的百万》:颠覆美国梦[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黄艳芳;《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幻灭与升华——新历史主义解读[D];中南大学;2010年

6 殷磊;菲利普·罗斯“美国三部曲”的美国梦解读[D];兰州大学;2010年

7 佘艺玲;《所罗门之歌》的对话式解读[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陈贝贝;论《所罗门之歌》的后现代创作风格[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9 李晓娜;试比较“迷惘的一代”与“垮掉的一代”[D];黑龙江大学;2003年

10 李松玲;对《所罗门之歌》中死亡的探讨[D];河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545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7545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5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