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从女性主义角度浅析劳伦斯笔下的女性形象

发布时间:2020-08-10 11:10
【摘要】:英国作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20世纪英语文坛中一位非常重要的作家,亦是很受争议性的文学家。一方面,因为他的作品过多地描写了色情场面,受到过文艺界猛烈的抨击和批评。另一方面,劳伦斯力求探索人类灵魂深处,并成功地运用了感人的艺术描写手法,寻找男女间最本质的关系。大多数评论家认为劳伦斯诞生于父权制的工业化英国中,是个男权主义者。但由于受到作者自身经历和女权主义国际浪潮影响又不能对其一概而论。本文以女性主义做理论,试图举出确凿证据,并以女性主义的角度对劳伦斯作品中受父权中心的工业化社会影响下的女性为实现自我的成功转型的艰苦历程进行研究分析,发现了劳伦斯并非仅是男性沙文主义者,更是一名女性主义的探索者。同时为劳伦斯的作品以及女性主义的文学研究提供更充分的依据。本论文主要研究劳伦斯三部小说:《儿子与情人》,《虹》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并从中探讨女性人物,结构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劳伦斯的一生和主要作品,以及近几年国内外对劳伦斯及其作品的研究和文献综述,进而阐明本论文的研究新意。第二章为全篇的理论基础部分,从定义、流派、发展历程等多角度研究女权主义。第三章详述的是在工业化社会背景下的劳伦斯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三个演变阶段:一、传统女性,代表人物莫尔太太。二、转型中的女性,代表人物厄秀拉。三、新女性,代表人物康妮。借助女性主义文学特点,通过对比分析方法来看劳伦斯笔下的不同阶段的社会女性都会遇到哪些问题。第四章研究的是劳伦斯作品中的不同女性为实现自我救赎而选择的不同解决办法,逐渐通过追求自我摆脱了工业化对人类的麻木摧残。这一主题也必然加深劳伦斯对人类关系的思考,对社会女性角色的不断探索,并为两性关系的发展指明了最本质的目标:回归自然。第五章论文的结论部分得出,一方面劳伦斯为进行女性主义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素材,是个超前的女性主义者;另一方面,他为女性描绘的人生指南仍具有现实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561.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志红;胡nInI;;走向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生态女性主义对女性主义的生态解构与重构[J];当代文坛;2013年05期

2 崔筱溪;;澳大利亚女性主义评介[J];当代小说(下半月);2009年07期

3 邱仁宗;女性主义哲学述介[J];哲学动态;2000年01期

4 刘小平;;目标的窘困与意义的迷失——对女性主义及其文学的反思[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5 魏天真;自陷囹圄的女性主义[J];文艺争鸣;2003年05期

6 董美珍;女性主义视野中的科学[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郑大群;;女性主义美国学派——女性主义叙事学简论[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王宏维;;论女性主义认识论演进中的三个基本问题[J];哲学研究;2009年07期

9 桑德拉·哈丁;都岚岚;;女性主义、科学和反启蒙思想的批判[J];上海文化;2009年05期

10 李会子;;女性主义视觉下的舞蹈艺术[J];音乐生活;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邢冬梅;;女性主义、客观性与科学大战[A];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2 畅引婷;;符号运用策略对女性主义传播效应的影响——以父权制概念的意义阐释为例[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姜云飞;;“人”的概念:来自女性主义的新解[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4 曹剑波;;具有政治色彩的知识论:女性主义知识论[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赖夏菲;;《猫眼》:女性主义和量子力学的完美共鸣[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纯菲;;火凤冰栖——中国文学女性主义伦理批评[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7 秦坤;;从女性主义视域看郭沫若历史剧中的性别观[A];“走向世界的郭沫若与郭沫若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8 师洋洋;;闪婚的存在合理性——几种新兴视角下的注脚[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静仪;;从女性主义心理学的角度谈“男女平等”的现实差距[A];性与性别研究(第2辑)——性别的触角[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南师范大学 王宏维;女性主义哲学对哲学学科发展的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2 书评人 孟林;用两性对话方式探讨女性主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刘维维;女性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中国坐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刘兵;女性主义万花筒中缤纷的生活[N];中国妇女报;2013年

5 丁宁;女性主义不是一种时髦标签[N];中国妇女报;2004年

6 ;女性之思 敲开经济学之门[N];中国妇女报;2004年

7 小冯;你了解女性主义吗?[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8 ;女性主义的跨文本写作与阅读[N];文学报;2005年

9 肖巍;女性主义对于科学世界的改变[N];学习时报;2005年

10 马元龙;女性主义的多样性[N];中华读书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丽;女性主义法学的自我反思与重构[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邢桂敏;1900-1981年的中东女性主义与民族主义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3 朱晓映;[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桦桢;第二次浪潮之后[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胡传荣;国际关系的女性主义观照:权力、冲突与发展问题的社会性别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刘笑言;走向关怀[D];吉林大学;2013年

7 许庆红;性、政治与诗歌理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陈英;性别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9 姜子华;女性主义与现代文学的性别主体性叙事[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史巍;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现代性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琛;新世纪以来女性主义图书在中国的出版及传播要素解读[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素欣;男性角色的缺失与存在-《小妇人》的女性主义分析[D];河北大学;2014年

3 艾亚南;《女洗手间》中女性空间的阐释[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张倩;从女性主义叙事学来解读《欢乐之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5 潘才华;贝蒂·弗里丹的女性主义法学[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6 向娟;基于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女性空间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许琪;《离岸》女性主义文体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8 张富丽;中西影视剧中女性形象对比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9 戴露;个人自拍史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10 邓菲;女性主义视野中的中国女性音乐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880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7880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2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