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型批评的视角剖析东西方神话中的女神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1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玉雁;东西方神话民族色彩成因初探[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年01期
2 曹祖平;《西游记》——原型批评的一个实验[J];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3期
3 周晓芸;;乱花渐欲迷人眼——冯至诗歌花意象的原型批评[J];成功(教育);2007年12期
4 肖娟;;简释弗莱的“整体性”[J];知识经济;2008年01期
5 万海洋;;弗莱原型批评理论评析[J];作家;2008年12期
6 孙国江;;古代“桑女”文化原型的演变及其影响下的“秋胡戏妻”故事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孙宏新;;《百年孤独》中《圣经》原型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徐春寅;杨春卫;;从原型批评角度解析《在地铁站》的诗歌意象[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李可桢;;《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情节原型探究[J];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杨扬;;原型批评理论视野下的苏格拉底与耶稣形象之比较[J];学理论;2010年3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小帆;;The Wisdom of Crowds:Social Learning in complex Networks[A];第七届全国网络科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Isabelle RABUT;;对“东方智慧”这一概念及其应用的一些反思(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3 王云;;连理枝考论[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4 Ambassador Abel Posse;;Dialogue and Coexistence of Different Literatures and Cultures[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学文化的对话与共生”外国文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5 安乐哲;;儒家多元主义与奥林匹克精神(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爱智和宏道:人文奥运的哲学基础”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6 成中英;;奥林匹克精神下的希中形上学与偷理学(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爱智和宏道:人文奥运的哲学基础”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7 Maria-Sofia Paxinou;;论奥林匹克精神(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爱智和宏道:人文奥运的哲学基础”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8 威廉·齐提克;;Comments on Stepanyants and Burrell[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全球化时代的东西方哲学对话”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9 Reg Little;;思想隔离——跨文化对话的一个障碍(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10 安乐哲;;全球化时代中中西哲学的对话(英文)[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全球化时代的东西方哲学对话”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叶舒宪;图腾批评与图腾文化[N];文艺报;2007年
2 朱栋霖;青光熠熠一把剑[N];中华读书报;2003年
3 张炯;评《文学理论向度研究》[N];文艺报;2009年
4 王光东 上海大学文学院;寻找“文学生命”的表达方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王一川;聚焦于文本的愉悦[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北京语言大学 高旭东;说自己的话[N];社会科学报;2004年
7 梁工;透视《圣经》文学[N];中华读书报;2005年
8 程继田;重建诗性文化的审美逻辑[N];太原日报;2006年
9 杨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价值重建与文艺批评[N];人民日报;2001年
10 李子;追踪浪漫足迹[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丽娟;原型理论与后现代语境下文学的文化批评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段一;类型电视剧研究: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玉霞;中国当代言情小说女性原型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4 王大桥;中国语境中文学研究的人类学视野及其限度[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苏艳;回望失落的精神家园:神话—原型视阈中的文学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黄琦旺;沈从文小说的乡下人意识和原始情欲与近世白话小说的形态[D];复旦大学;2009年
7 饶静;太初有言—诺思洛普·弗莱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杨俊光;唱歌就问歌根事[D];苏州大学;2007年
9 韩雷;神话批评论[D];浙江大学;2006年
10 夏秀;原型理论与文学活动[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莹;从原型批评的视角剖析东西方神话中的女神[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琛;威廉·福克纳的圣经情结在《押沙龙,押沙龙!》中的体现[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3 李晓禺;中国文学人类学发展轨迹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4 黄麟斐;辛格短篇小说中的圣经原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乔丽;现代人类的新神话[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陈婵;论广告的原型批评理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彩珍;曹文轩长篇小说中的成人仪式[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永春;创造美国神话·寻求华裔身份[D];四川大学;2006年
9 陈丽;福克纳小说中的神话原型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佳玲;纪德作品中的《圣经》原型[D];湘潭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888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788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