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哈姆雷特》中的喜剧性调剂

发布时间:2020-09-17 17:05
   莎士比亚一生共创作了37部戏剧。其“悲喜对比,相互交错”的创作手法为众多学者所赞赏。塞缪尔·约翰逊在《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中曾评价,莎士比亚不仅具有令读者发笑和悲伤的本领,而且能在同一部作品里达到这样的效果。英国浪漫派莎士比亚评论家柯尔律治也十分赞赏莎士比亚的这种艺术手法。 在其创作的四大悲剧中,《哈姆雷特》堪称典范。虽作为一部复仇悲剧,但剧中情节、人物、语言修辞的喜剧性点缀却构成了该剧的独特之处,从而将悲剧中的喜剧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本文将以《哈姆雷特》中的喜剧性调剂和反衬作为切入点,结合喜剧的相关理论来进一步阐释这部悲剧的艺术魅力。 本论文除引言和结论外共分四章,第一章分析《哈姆雷特》悲剧情节中隐含的赞美、讽刺、幽默、抒情等因素,探讨莎士比亚如何在不损悲剧基调的原则下将喜剧因素穿插其中,在剧情发展的进程中,让庄严中有轻松,从而达到以喜衬悲、以喜促悲的艺术效果。第二章分析人物性格中包含的喜剧性成分,如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正直睿智、反面人物克劳狄斯和波洛涅斯的伪善攻讦、小人物的幽默风趣等。莎士比亚赋予人物机智聪慧、幽默风趣、诙谐滑稽的一面,从而将人物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第三章分析《哈姆雷特》语言上的喜剧性艺术:探讨莎士比亚如何运用双关、反讽、矛盾等修辞手法来展现喜剧性效果。第四章探讨喜剧性调剂的功用。这些喜剧性调剂可以暂缓读者紧张压抑的心情,笑过之后读者才更能深刻领会作者的意图,从而与其达到心灵上的共鸣。这些喜剧性调剂从另一个角度体现出《哈姆雷特》这部经典悲剧的美学价值。 本论文通过对《哈姆雷特》悲剧中喜剧因素的分析和探讨,以体现莎士比亚作为戏剧大师不朽的剧情驾驭能力和高超的艺术风格,进一步探讨《哈姆雷特》所体现的人文主义思想。
【学位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I561.07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海燕;;苔丝:至真至纯者的悲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徐海云;认知语言学与戏剧欣赏和批评初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洪流;透视人物心灵的窗口——论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独白的运用[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李莹莹,李平;从观众角度解读中国古代戏剧的大团圆结局[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罗利芳;徐晓靓;;哈姆雷特的性格对剧情发展的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8期

6 史梅;;孤独的勇者——陈宫悲剧形象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7 汪漪;;《麦克白》的历史与过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8 贺宗元;;文学作品的阅读技巧对英语泛读教学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9 郭爱丽;;挣脱人与社会之枷锁——《罗密欧与朱丽叶》人文主义新视角[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10 张素娣;;被异化的“天堂”里的荣光——论《呼啸山庄》对传统基督教文化的反叛精神[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波;城乡冲突:新时期小说的一种叙事模式[D];兰州大学;2011年

2 王继霞;百年回族文学价值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云雁;朱生豪莎剧翻译—影响与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胡明贵;自由主义思潮与新文学现代性品格[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永平;陆游散文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晖;徐

本文编号:28209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8209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d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