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中国饮食文化在《喜福会》,《灶神之妻》,《灵感女孩》中建构的第三空间

发布时间:2020-09-25 09:58
   谭恩美是一位有影响力的华裔美国作家,在国内外的研究中,谭恩美及其作品一直是华裔文学研究的热点。国内外的学者对谭恩美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母女关系,中美文化冲突,女性主义等方面。对其作品中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甚少,目前尚没有学者把谭恩美作品中的“中国饮食文化”体现的“文化观”与霍米巴巴的“文化定位”理论结合起来讨论。本文将从这个层面入手,以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理论为支撑,探讨谭恩美早期三部作品中中国饮食文化建构的文化空间,为华裔移民在文化的“第三空间”中寻找一条适合生存和发展的道路。本论文将探讨谭恩美作品中中国饮食文化的意义,并把食物联系文化进行思考,在食物的文化内涵中寻找华裔移民的文化和身份定位,借鉴谭恩美的文化定位观,挖掘其对当今多元文化社会的现实指导意义。 本论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谭恩美及其早期的三部作品及国内外学者就此的研究和评论;第二部分介绍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以此作为分析谭恩美作品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梳理谭恩美三部作品中饮食文化的体现及意义。第四部分结合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理论为华裔的文化观和身份找到合理定位。最后是本文的结论:作品通过大量食物意象的描写,让华裔的移民认真反思自己的身份和文化归属,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并在多元复杂的文化环境中寻找自己发展和生存的最佳途径,即谭恩美所提出的——美国化的环境中国化的性格。本论文对上述三部作品所蕴含的深层多元文化观进行探讨,以期对华裔文化和身份做出具有已见的评述,并为相关华裔作家作品的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
【学位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I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建萍;;霍米·巴巴与后殖民翻译理论[J];长沙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2 林瑛敏,董文胜;评介三位美籍华裔女作家[J];当代外国文学;1995年02期

3 陈爱敏;饮食文化上的“他者”——当代华裔美国女作家的东方主义色彩[J];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03期

4 陈蕾蕾;谭恩美和美国主流意识形态[J];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03期

5 包丽丽;华裔美国女性文学的兴起与谭恩美的《喜福会》[J];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03期

6 胡亚敏;当今移民的新角色——论《喜福会》中华裔对其文化身份的新认知[J];外国文学;2001年03期

7 陈爱敏;论谭恩美新作《接骨师的女儿》中的母女关系[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8 张琼;瞻“前”顾“后”之悟——论谭恩美作品中的新原始主义元素[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张琼;特殊视点下华文文学与华裔英语文学中的女性书写比较——从《扶桑》与《一百种秘密感受》说起[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3年03期

10 程爱民,张瑞华;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对《喜福会》的文化解读[J];国外文学;2001年03期



本文编号:28265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8265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f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