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帕梅拉》的叙事技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6 19:36
   塞缪尔·理查逊是英国18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他继承和发扬了在他之前的书信体小说之所长,使书信体小说艺术达到了巅峰。《帕梅拉》是理查逊创作的第一部书信体长篇小说,小说讲述的是年轻女仆帕梅拉拼死捍卫自己贞节的故事。自从这部小说问世以来,众多学者对其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但大多数批评家都把注意力放在对文本本身的解读上,而到目前还没有批评家就此小说的叙事技巧进行过详尽的分析和研究。 然而,理查逊在《帕梅拉》中的突出成就正在于他所运用的独特的叙事技巧。基于这一点,本文利用叙事学理论,对《帕梅拉》重新进行了解读,以便力求研究《帕梅拉》中所展示出的独特的叙事技巧,目的是通过文本的结构分析揭示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能够有助于对小说的人物、情节和主题进行更全面的理解和阐释。论文共分为五部分: 在绪论部分,我简介了这部小说的作者;综述了目前对这部小说的研究状况;介绍了书信体小说在西方的发展轨迹;以及叙事学的兴起和发展。 第一章为《帕梅拉》中的叙述聚焦。这一章首先简要介绍了叙述聚焦的特点及其作用。然后论述了《帕梅拉》中运用的三种聚焦模式。内聚焦的运用使我们更多地了解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叙述自我和经验自我的不断变换更加清晰地展示出主人公对堕落的现实社会的认识;多项—交叉聚焦使我们能够更为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小说的主题。 第二章集中论述了《帕梅拉》的叙述者。这一章首先简单介绍了叙述者的概念,类型及其在叙述作品中的基本功能。在第二小节中,通过对小说中的同故事叙述者进行分析,揭示出帕梅拉在叙述过程中所展示出的其所具有的公开的叙述者,典型的女性身份和不可靠的叙述者这三种特征。第三小节简单分析了小说中作为辅助叙述者出现的异故事叙述者。本章最后分析了小说中同故事叙述者的叙述功能和评论功能,以及这两种功能之间的关系。叙述者通过这两种功能抨击了那个时代社会道德的堕落以及女性受压迫的状况。 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帕梅拉》的结构特征。本章从两个层面来分析《帕梅拉》所具有的独特的叙述结构特点。首先,分析了《帕梅拉》的情节模式。小说中的双重叙事系统为小说提供了双重情节,而双重情节的运用能够丰富小说的叙述手法;而且,复合式情节结构的引入使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透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其次,《帕梅拉》开头和结尾的形式和特点被加以论述。此小说开头和结尾的独特的形式和特点不但能够进一步使小说的叙述技巧多元化,还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吸引读者的目光。 最后,对整篇论文进行总结,重申主要论点,再次强调用叙事学方法研究这部小说的意义主旨。
【学位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I56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0.1 The Life and the Works of Samuel Richardson
    0.2 Previous Literary Criticism on Pamela
    0.3 The History of Epistolary Fiction
    0.4 A Brief Review of Narratology
Chapter One Focalization in Pamela
    1.1 Focalization in Fiction
        1.1.1 The Definition of Focalization
        1.1.2 Modes of Focalization in Fiction
    1.2 Internal Focalization
    1.3 Narrating Self and Experiencing Self
    1.4 Multi-Direction Crossing Focalization
Chapter Two Narrators in Pamela
    2.1 Narrator and Its Functions in Fiction
        2.1.1 Narrator in a Narrative Work
        2.1.2 Classification of Narrator
        2.1.3 Narrator's Functions in Fiction
    2.2 Homodiegetic Narrator
        2.2.1 Overt Narrator
        2.2.2 Female Gender of the Narrator
        2.2.3 Unreliable Narrator
    2.3 Heterodigetic Narrator
    2.4 Homodiegetic Narrator's Functions
        2.4.1 Narrative Function
        2.4.2 Commentary Function
Chapter Thre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Pamela
    3.1 Plot Pattern in Pamela
        3.1.1 Introduction to Plo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rratology
        3.1.2 Dual Plot
        3.1.3 Compoud Plot Structure
    3.2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 of Pamela
        3.2.1 The Form and Features of the Beginning
        3.2.2 The Nature and Features of the End
Conclusion
Notes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春捷;;小议卡罗尔·希尔兹长篇小说中的传统叙事技巧[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2 萨尔摩·丹沙;沈约;;无字图画书的叙事[J];中国儿童文化;2010年00期

3 梁洪兰;;论约瑟夫·康拉德《吉姆爷》的叙事技巧[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冯凯;;论方方小说的叙事策略[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1期

5 侯琰慧;;一朵来自越南的罪恶之花——电影《三轮车夫》主题及创作手法赏析[J];电影评介;2011年12期

6 于肖飞;唐雪梅;;8分半的密度——动画短片《父与女》叙事技巧解析[J];装饰;2011年08期

7 蔡X 鸿;;浅析《卡萨布兰卡》的电影组织结构和意识暗流[J];考试周刊;2011年40期

8 陈凤婷;;汪曾祺小说的时空范畴[J];文教资料;2011年21期

9 ;你来,武侠发扬光大!——武侠版最新征稿启事[J];今古传奇(武侠版月末版);2011年03期

10 李飞飞;;王安忆小说的空间叙事[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西村真志叶;;中国民间幻想故事的叙事技巧:重复与对比[A];民间叙事的多样性——民间文化青年论坛[C];2004年

2 樊宪雷;;硕士论文提要:贾平凹长篇小说中叙事技巧的流变与创新[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秋冬卷[C];2004年

3 朱卫红;;贞洁·美德·报偿——论《帕梅拉》的贞洁观[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玉英;;“特犯不犯”——《水浒传》叙事技巧的现代修辞学解读[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5 李儒大;;浅谈《水浒传》的叙事艺术[A];水浒争鸣(第十辑)[C];2008年

6 李洲良;;春秋笔法与中国小说叙事学[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7 郭宝亮;;刘震云的叙事个性及其效应[A];中国小说研究[C];2003年

8 程国君;;叙事:视角的独特和小说技法的探索[A];郭沫若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C];2000年

9 石麟;;金圣叹对《水浒传》语言艺术的批评[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10 郑贞;;苏童的《米》中的叙述类型及其在翻译中的再现[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藏策;异军突起的“新学院作家”[N];文艺报;2009年

2 李道新;剧作不必是文学[N];文艺报;2010年

3 任翔;高科技时代英雄魂[N];文艺报;2009年

4 李清 书评人;看风景的作家在月亮上看你[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5 汪荣祖;史景迁论[N];南方周末;2006年

6 于京一;青春写作:才情难敌硬伤[N];文汇报;2005年

7 深圳商报记者 钟华生 实习生 顾一心;校园文学真的衰落了吗?[N];深圳商报;2010年

8 谷红雨;诺曼·梅勒非虚构小说中历史的虚构策略[N];文艺报;2006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 黄梅;十八世纪的英国女性小说家[N];中华读书报;2002年

10 郭敬明;像狗尾巴一样晃悠的青春[N];中华读书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余新明;《呐喊》《彷徨》的空间叙事[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陈娴;种族的记忆,文学的救赎[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黄芙蓉;论汤亭亭文本对国家叙事话语的重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刘秀杰;康拉德小说的陌生化诗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梁晴;从毛姆的小说创作看画家高更对其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9年

6 曾庆香;试论新闻话语[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韩云波;唐代小说观念与小说兴起研究[D];四川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彦军;《帕梅拉》的叙事技巧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赵亮;从福尔摩斯的翻译看西方叙事技巧在清末民初的移植与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3 肖菊;从诗歌的叙事技巧解读丁尼生的思想演变[D];贵州大学;2008年

4 黄耀霞;存在主义自由主题与后现代叙事技巧的完美结合[D];河南大学;2003年

5 杨梅莉;论小说《洛丽塔》的语言游戏和叙事技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孙达丹;《赫索格》的叙事技巧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7 吴彦;张恨水言情小说的叙事艺术[D];苏州大学;2005年

8 向翠林;讲述“真”“情”故事缔造期刊神话[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范敏;印象的流动 片断的叠加[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孙安胜;“雄心”中之不足[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274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8274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9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