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至19世纪法国戏剧作品中仆人形象的演变
发布时间:2020-10-11 08:16
17、18、19世纪的法国,分别有一位具有强烈时代性的作家,在戏剧作品中着力塑造了仆人形象,展现了各自时代的平民意识。莫里哀《司卡班的诡计》、博马舍《费加罗的婚姻》和雨果《吕依#8226;布拉斯》,不但是对各自时代历史背景、社会风貌的忠实反映与记录,而且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代表着17、18、19三个世纪法国戏剧的发展程度。无论是从性格特征上去比较,还是从主仆关系上去探究;不管是从角色功能去对照,抑或是从其面临的两难境地去考虑,司卡班、费加罗与吕依#8226;布拉斯之间都有着相通之处和迥异之处,是为这三个仆人形象之间客观存在的传承关系与递进关系。这种文学中底层人民形象的传承递进,一方面是在法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浪潮中被催生的,是民主化进程的要求和反映;另一方面又通过其对公民意识现代化的促进,反过来推动了法国社会的民主化进程,是民主化进程的助力。
【学位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I565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选题依据
研究价值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莫里哀、博马舍、雨果及其作品的时代性
1.1 莫里哀、《司卡班的诡计》与17 世纪法国社会
1.1.1 17 世纪法国的历史背景
1.1.2 17 世纪法国的戏剧发展
1.1.3 莫里哀与《司卡班的诡计》
1.2 博马舍、《费加罗的婚姻》与18 世纪法国社会
1.2.1 18 世纪法国的历史背景
1.2.2 18 世纪法国的戏剧发展
1.2.3 博马舍与《费加罗的婚姻》
1.3 雨果、《吕依·布拉斯》与19 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
1.3.1 19 世纪上半叶法国的历史背景
1.3.2 19 世纪上半叶法国的戏剧发展
1.3.3 雨果与《吕依·布拉斯》
第二章 司卡班、费加罗与吕依·布拉斯之间的传承与递进
2.1 司卡班、费加罗、吕依·布拉斯的性格特征比较
2.1.1 司卡班、费加罗、吕依·布拉斯的性格特征
2.1.2 司卡班、费加罗、吕依·布拉斯性格特征的传承与递进
2.2 三组主仆关系比较
2.2.1 司卡班、费加罗、吕依·布拉斯的主仆关系
2.2.2 三组主仆关系的传承与递进
2.3 司卡班、费加罗、吕依·布拉斯角色功能比较
2.3.1 司卡班、费加罗与吕依·布拉角色本身的功能比较
2.3.2 三个仆人的两难境地的功能比较
第三章 仆人形象的传承递进与民主化进程的相互作用力
3.1 17 世纪中叶-19 世纪法国的抗争政治
3.2 仆人形象的传承递进是法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要求和助力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36329
【学位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I565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选题依据
研究价值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莫里哀、博马舍、雨果及其作品的时代性
1.1 莫里哀、《司卡班的诡计》与17 世纪法国社会
1.1.1 17 世纪法国的历史背景
1.1.2 17 世纪法国的戏剧发展
1.1.3 莫里哀与《司卡班的诡计》
1.2 博马舍、《费加罗的婚姻》与18 世纪法国社会
1.2.1 18 世纪法国的历史背景
1.2.2 18 世纪法国的戏剧发展
1.2.3 博马舍与《费加罗的婚姻》
1.3 雨果、《吕依·布拉斯》与19 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
1.3.1 19 世纪上半叶法国的历史背景
1.3.2 19 世纪上半叶法国的戏剧发展
1.3.3 雨果与《吕依·布拉斯》
第二章 司卡班、费加罗与吕依·布拉斯之间的传承与递进
2.1 司卡班、费加罗、吕依·布拉斯的性格特征比较
2.1.1 司卡班、费加罗、吕依·布拉斯的性格特征
2.1.2 司卡班、费加罗、吕依·布拉斯性格特征的传承与递进
2.2 三组主仆关系比较
2.2.1 司卡班、费加罗、吕依·布拉斯的主仆关系
2.2.2 三组主仆关系的传承与递进
2.3 司卡班、费加罗、吕依·布拉斯角色功能比较
2.3.1 司卡班、费加罗与吕依·布拉角色本身的功能比较
2.3.2 三个仆人的两难境地的功能比较
第三章 仆人形象的传承递进与民主化进程的相互作用力
3.1 17 世纪中叶-19 世纪法国的抗争政治
3.2 仆人形象的传承递进是法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要求和助力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肖丽华;;陷入圈套与反叛——“费加罗三部曲”的主仆二元对立模式及其文化阐释[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侯赛军;;浅析莫里哀喜剧中的女仆形象[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04期
3 彭江浩;莫里哀喜剧中的仆从角色分析[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4 安国梁;《费加罗的婚姻》艺术特征简析[J];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03期
5 刘阿荣;;公民意识与民主政治的辩证发展——以台湾为例[J];学术研究;2009年05期
6 董健;女性主义新视角:莫里哀与博马舍的再认识[J];职大学报;2003年01期
本文编号:28363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836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