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析三部美国战争小说中的基督教信仰危机

发布时间:2020-10-14 05:22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社会存在决定其社会意识。基于这一理论,本论文对三部美国战争小说(即William March的《K连纪事》(2006),Norman Mailer的《裸者与死者》(1948)和Tim O’Brien的《他们携带之物》(1990))中的美军军人的基督教信仰危机这一社会现象进行了分析。三部小说分别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越战为背景。小说中的人物是战时特定社会语境和权力斗争中具有不同文化身份的美军军人的形象代表。他们个个都曾是虔诚的基督徒,亲历的战争经历使他们中的大多数不再信仰基督教。这些人物对基督教信仰所持的幻灭、愤世嫉俗以及沉默三种不同态度,表明了二十世纪目睹的战争加剧了美军军人的基督教信仰危机,也反映了基督教对美军意识形态领域控制功能弱化的必然。 笔者从分析美国步兵在小说中的形象塑造入手,对美国军队中的基督教信仰危机进行了共时的分析和历时的比较。这些小说人物的人生经历揭示了在不同战争条件下美军军人中基督教信仰危机产生的原因,同时也揭示了基督教信仰的虚伪性以及在灾难、残暴和困苦面前基督教信仰自行丧失的必然。本论文是对美军意识形态领域研究的一个大胆的尝试,也是对美军文化研究的一个视角补充。 论文共分五章。在第一章中,作者简要介绍了美国人信奉的基督教和基督教对美国战争文学的影响,着重概述了《K连纪事》、《裸者与死者》、《他们携带之物》三部美国战争小说中所描述的基督教信仰情况。论文的文献综述概括了国内外对这三部战争小说及其基督教信仰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现状,指出在以往和现有研究中所存在的缺陷和局限,从而提出了关于美国战争文学中基督教信仰危机及其文学表现这一研究问题。 在第二章中,笔者交代了论文的分析材料,包括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和意象,以及与小说有关的背景知识。同时还介绍了论文所采用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第三章和第四章是论文分析的主要部分。在第三章中,笔者对三部小说中人物的基督教信仰危机进行了共时的分析,阐释了战时美军基督教信仰危机产生的原因。接着又对三部小说中的基督教信仰危机的共同特点进行了总结。通过历时的比较分析,笔者在第四章中得出:不同社会语境下产生的基督教信仰危机的特点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特点势必导致基督教信仰危机的不断加剧。 第五章是结论部分。小说中描绘的战争语境下的基督教信仰危机,谴责了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灾难的战争,指出了正义和荣耀外衣掩盖下屠杀生命的战争本质,表明了小说家们的反战思想以及对基督教信仰与生命价值的积极反思。此外,战时美军的基督教信仰危机及其日益加剧的趋势,表明了美国军队利用基督教进行意识形态控制的虚伪性和美军军人精神信仰不断失落的历史趋势。可见,该研究对美国军队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学位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I712
【文章目录】:
ABSTRACT
中文摘要
ACKNOWLEDGEMENTS
TABLE OF CONTENT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Christianity in America and American War Literature
        1.1.1 Christianity in America and American-army Christian Culture
        1.1.2 American War Novel and Christianity
    1.2 Literature Review
        1.2.1 Traditional & Postmodern Analysis of the War Novel
        1.2.2 The Previous Research of the Three Novels
        1.2.3 Related Research and Summary
CHAPTER TWO MATERIALS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
    2.1 Materials
        2.1.1 The Three Novels: Characters, Christian Images and Events
        2.1.2 The Christian Context of the Three American Wars
    2.2 Research Methodology: the Marxist Theory of Social Being and Social Consciousness
    2.3 Summary
CHAPTER THREE SYNCHRONIC ANALYSIS OF THE CRISIS
    3.1 Challenge to Faith
        3.1.1 Disciples in the War: Ridges and Kiowa
        3.1.2 Construction of the Betrayer: Power is God
    3.2 Truth and Lie
        3.2.1 Saving Wilson: Process of Spiritual Changes
        3.2.2 Falling of the Christian Symbol: Collapse of the Faith
    3.3 Summary
CHAPTER FOUR CHRONOLOGICAL CHANGES OF THE CRISIS
    4.1 Changing Social Context and the Sharpening Crisis
        4.1.1 Doubt and Disillusionment
        4.1.2 Curse and Cynicism
        4.1.3 Silence and Secularity
    4.2 Route of Exacerbating Crisis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Implications
    5.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REFERENCES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目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正义;;试论教徒的功利心态在基督教对华传播中的作用[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2 梁玉影;李折若;陈魏;;农村留守妇女信仰的成因、影响及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22期

3 潘振刚;;查理大帝军事征战与基督教关系浅析[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6期

4 杨玢;;基督教伦理与西方社会法治规则[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申晓虎;;文化的挪用:西南少数民族信仰变迁中的基督教影响[J];民族学刊;2011年02期

6 陈喆;;20世纪初广学会文字出版事业方针的转变[J];宗教学研究;2011年02期

7 任一超;杨庆玲;;国内外基督教参与社会服务研究进展综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7期

8 王茹花;张宝林;;新历史主义批评视野中的美国战争小说[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9 晓月;;橄榄山上望未来[J];天风;2011年03期

10 岳清华;;游学香江,访幽探真 中国基督教神学交流团访港侧记[J];天风;2011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丽新;儒学与基督教:天人关系、神人关系及其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赵杰;两种生命的学问[D];山东大学;2006年

3 王新生;卡尔·拉纳神哲学思想探析[D];复旦大学;2006年

4 马恩瑜;当代中国城市基督教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5 史军;冲突、和解、融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吕绍勋;查尔斯·泰勒与世俗化理论[D];复旦大学;2011年

7 王蓉;保罗·尼特的宗教多元论与宗教对话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李筠;论西方中世纪王权观[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滕志妍;世俗时代的宗教与学校教育关系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勇;耶路撒冷与雅典之争[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斌;析三部美国战争小说中的基督教信仰危机[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孙娟;武川县基督教信仰的调查与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素威;一个中原村落基督教信仰的考察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1年

4 闫玉峰;青少年基督教信仰的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温江伟;乡村基督教信仰动机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孙皓明;转型期基督教信仰传播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7 彭鹏;从文化研究的视角阐释美国战争小说中军队内部的冲突[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樊金凤;莫尔特曼终末视阈下的希望[D];山西大学;2010年

9 刘耕田;安柴村基督教信仰情况考察报告[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10 王丹;信仰缺失视域下基督教信仰的功能探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402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8402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a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