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卡夫卡的死亡意识
【学位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I521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死亡的恐惧
(一) 犹太人的永世流浪
(二) 童年的阴影
(三) 双亲的影响
(四) 中学阶段的精神的教育
二 卡夫卡死亡意识的特征
(一) 现实的批判
(二) 道家的超脱
(三) 情感的释放
三 研究卡夫卡死亡意识的美学意义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雪静;;灵魂守望——卡夫卡与库切[J];世界文化;2008年09期
2 昂智慧;解读卡夫卡与老庄哲学[J];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01期
3 张新颖;;自由写作[J];读书;1993年07期
4 冀桐;畏父·叛父·审父——略论卡夫卡创作中的父子冲突主题[J];张家口师专学报;1994年03期
5 赵淳;哲学三题——析卡夫卡《变形记》[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6 廷芳;黎奇;;卡夫卡书简日记选 书简篇[J];出版广角;1997年01期
7 格非;鲁迅和卡夫卡[J];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01期
8 赵山奎,宁杭红;卡夫卡的小说与“语言空位”[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11期
9 柳营;;张楚很不卡夫卡[J];文学界(专辑版);2009年09期
10 孙坤荣;卡夫卡和他的《乡村医生》[J];译林;198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蔚;卡夫卡在中国的译介(1979年至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2 张玉娟;“诗之思”:卡夫卡艺术世界的“图式”[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晓琴;中国先锋小说精神血统和文本来源的考辨[D];兰州大学;2009年
4 王永兵;欧美先锋文学与中国当代新潮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明明;感知的变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柳东林;西方文学的非理性特点及禅意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廖峻;迪伦马特戏剧中的迷宫世界[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年
8 王天兵;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小说死亡叙事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尚一鸥;村上春树小说艺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栗丹;当代小说视阈中的“另类”作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饰玉;论卡夫卡创作中的悖谬[D];吉林大学;2004年
2 何芬;生存困境中的艰难跋涉[D];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曲伟;试论卡夫卡笔下的荒诞世界[D];吉林大学;2004年
4 陆霞;卡夫卡的象征[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5 黄玲;残雪对卡夫卡小说模式的接受与变异[D];湘潭大学;2010年
6 刘颖;“卡夫卡”的呓语[D];安徽大学;2005年
7 张弘;孤独的行路人——卡夫卡和鲁迅的比较[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窦燕;“我写的一切都与您有关”——荣格心理学视阈下的卡夫卡及其创作[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蔡智敏;卡夫卡小说的生存论解读[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大奎;卡夫卡悖论式人格解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405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840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