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喜剧本质研究的新境界——《契诃夫戏剧的喜剧本质论》的著述特色与学理启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童道明;契诃夫与二十世纪现代戏剧[J];外国文学评论;1992年03期
2 李辰民;契诃夫研究的深化与方法的更新——兼评A·屠尔科夫的《安·巴·契诃夫和他的时代》[J];苏州大学学报;198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月迪;;论静态戏剧的散文化美学特点[J];大众文艺;2014年14期
2 姚晔;;生活的悲喜剧——论《海鸥》的戏剧性[J];俄语学习;2014年02期
3 董晓;;契诃夫:忧郁的喜剧家[J];戏剧艺术;2013年02期
4 于立得;詹虎;;论契诃夫对奥尼尔的影响[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5 董晓;;论契诃夫戏剧的静态性[J];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05期
6 董晓;;契诃夫戏剧在20世纪的影响[J];国外文学;2010年02期
7 董晓;;从《樱桃园》看契诃夫戏剧的喜剧性本质[J];外国文学评论;2009年01期
8 黄珂维;;谈“静止戏剧”理论在契诃夫戏剧中的表现[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冉东平;突破现代派戏剧的艺术界限——评萨缪尔·贝克特的静止戏剧[J];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02期
10 侯晓艳;20世纪国内契诃夫小说译介及研究述评[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发开;;开辟喜剧本质研究的新境界——《契诃夫戏剧的喜剧本质论》的著述特色与学理启示[J];戏剧艺术;2019年02期
2 孙海英;;从体裁谜团到喜剧精神——读董晓著《契诃夫戏剧的喜剧本质论》[J];外国文学研究;2017年04期
3 李苑;;恋人、女神和庇护者——浅谈契诃夫身边的女性和剧作中的女性形象[J];戏剧之家;2018年25期
4 李瑞莲;王加兴;;颠覆抑或传承:当代俄罗斯“新戏剧”中的契诃夫传统[J];当代外国文学;2016年04期
5 徐乐;;契诃夫外省戏剧中书刊的文化功能[J];中国图书评论;2016年09期
6 许芳芳;崔艳秋;;互为镜像的悲剧人生:契诃夫《不必要的胜利故事》与拉康理论之互文研究[J];当代外语研究;2017年04期
7 郑晔;王加兴;;试论契诃夫小说中的物象反复[J];俄罗斯文艺;2017年01期
8 孙琦;;颠覆抑或传承:当代俄罗斯“新戏剧”中的契诃夫传统[J];学术交流;2017年06期
9 曹爽;高建华;;契诃夫《苦恼》中的异化主题解读[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7年10期
10 卢惟庸;;契诃夫的中国之旅[J];俄罗斯文艺;201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乐;契诃夫创作中的不确定性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2 苏玲;契诃夫传统与二十世纪俄罗斯戏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欢;试论契诃夫小说中主人公的焦虑[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2 王盼;契诃夫戏剧的主要语言特点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任越;论契诃夫戏剧中的象征艺术[D];山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凤玲;接受与创化:现代中国语境中的契诃夫戏剧[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5 徐蜀湘;论契诃夫小说中的荒诞意识[D];中南大学;2007年
6 闫芳芳;契诃夫的戏剧在中国的传播与演变[D];兰州大学;2006年
7 肖艳丹;契诃夫小说与印象主义[D];湘潭大学;2006年
8 王娇阳;性别理论视角下的契诃夫作品女性形象[D];河南大学;2012年
9 屈媛媛;契诃夫与中国现代戏剧的现代性问题[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10 田晶;俄罗斯“双重性”民族性格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479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847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