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论霍桑的哥特式清教小说

发布时间:2020-10-28 05:00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十九世纪后期影响最大的小说家,也是美国文学的真正奠基人之一。他一生著作颇丰,包括四部长篇罗曼史—《红字》、《带有七个尖角阁的房子》、《福谷传奇》和《玉石雕像》,以及包括《年轻的古德曼布朗》、《牧师的黑面纱》、《胎记》等在内的一批优秀短篇小说。这些作品为他奠定了在美国文学史上难以撼动的地位。除了以精湛的写作技巧和深刻的人性剖析闻名外,他对清教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关注,以及他作品中呈现出的女性主义色彩备受评论家重视。目前国内学术界对霍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红字》研究,对其象征主义表现手法的研究以及对其作品中的清教主义、神秘主义和女性主义色彩的研究。而对其作品中清教主义思想和哥特文学传统的完美融汇则较少论及,且缺乏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这种研究上的相对薄弱使我们很难深入认识霍桑“哥特式清教小说”的独特的文学审美价值。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霍桑小说创作中浓烈的清教思想和哥特式小说艺术手法的完美结合进行梳理和反思,探索霍桑对哥特文学传统的继承和超越,以及他对清教思想的罪恶的反思、对人性的美善的呼唤。霍桑的“哥特式清教小说”与传统的反映清教思想的小说相比具备全新的艺术表现手法,同时也赋予哥特文学更丰富的思想内涵,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哥特式清教小说”的品牌,呈现出独特的思想价值,审美意义和艺术魅力。 本文在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霍桑在美国及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周览国内外学者对霍桑的评论和研究现状,并简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一章介绍清教思想及其对霍桑的影响,以及霍桑对清教思想的继承与叛离的成因;第二章详细论述霍桑对清教思想的矛盾态度在其作品中的体现;第三章介绍哥特文学传统对霍桑的影响;第四章通过文本阅读长篇小说《带七个尖角阁的房子》和短篇小说《年轻的古德曼布朗》分析哥特艺术手法在霍桑小说中的运用。本文的结论部分对霍桑的“哥特式清教小说”进行了评价,指出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不仅丰富了哥特文学的艺术样式,也为清教小说增添了艺术魅力,也使自己的作品在主题得到深化的同时带给读者别具一格的审美效果。
【学位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I712.074
【文章目录】: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Introduction
Chapter 1 Puritanism and Hawthorne
    1.1 Puritanism in early America
    1.2 Puritanism’s influence on Nathaniel Hawthorne
    1.3 Hawthorne’s conflicting Puritanistic view and its origin
        1.3.1 Hawthorne’s conflicting Puritanistic view
        1.3.2 Influences from Hawthorne’s social and family background
        1.3.3 Influences from the inherent paradox of Puritanism
Chapter 2 Hawthorne’s Puritanical view reflected in some of his works
    2.1 The Scarlet Letter
    2.2 The House of the Seven Gables
    2.3 Young Goodman Brown
Chapter 3 Dark Gothic and Hawthorne
    3.1 Gothic in early America
    3.2 Gothic elements
    3.3 Gothic and Hawthorne
Chapter 4 Hawthorne’s Gothic view in some of his works
    4.1 The House of Seven Gables: Nathaniel Hawthorne’s Classic Gothic Romance
        4.1.1 Gothic Symbolism in the House of the Seven Gables
        4.1.2 Gothic Themes in The House of the Seven Gables
    4.2 Young Goodman Brown: Nathaniel Hawthorne’s Gothic Short Story
        4.2.1 General Gothic themes in Young Goodman Brown
        4.2.2 Gothic theme in Young Goodman Brown: Corruption
        4.2.3 Allegory of Young Goodman Brown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丽丽;;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红字》[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2 廖茜;;用精神分析法解读《拉帕西尼的女儿》[J];科技信息;2011年15期

3 李艳叶;;解析《红字》的多元象征手法[J];名作欣赏;2011年21期

4 任思佳;;以《教长的黑面纱》为范本试论霍桑的创作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5 姚小萍;;纪德的俄狄浦斯情结[J];文教资料;2011年23期

6 邓家齐;;从《红字》看霍桑的女性主义意识[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7期

7 甘洁盈;;清教背景下霍桑在《红字》中的女权主义意识探析[J];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8 焦刘娜;;珠儿亦真亦假,霍桑创作意图亦虚亦实——看珠儿背后霍桑创作意图的真假虚实[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9 俞莹;;《红字》中表现手法的运用与展现[J];青年文学家;2011年12期

10 吕隆敬;;颠覆与重构——从《红字》看霍桑的反叛精神[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瑞华;美国20世纪的清教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宁玲玲;论美国政治一体化的宗教基础[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卢敏;美国浪漫主义时期小说类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4 靳涵身;重写与颠覆—约翰·厄普代克“《红字》三部曲”之互文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加琴;论霍桑的哥特式清教小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丁珏;穿越黑暗——霍桑笔下的恶人形象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季晓燕;《红字》中的霍桑宗教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0年

4 梁其宝;霍桑美真善圣的伦理诉求[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5 彭石玉;对人的宗教审视与困惑[D];湘潭大学;2003年

6 刘晓娟;海斯特·白兰:孤独的社会变革者——试析霍桑的社会变革观[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于洋;霍桑的科技观及其短篇小说的悲剧性[D];黑龙江大学;2010年

8 孙靖宇;冲突中的人物心理——霍桑在《红字》中的人物刻画技巧[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9 马俊杰;从《红字》中人物的圣经原型看霍桑的宗教观[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10 兰红梅;美国文化中的清教因素[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596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8596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3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