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布兰奇、布里克疏离命运的修辞叙事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31 20:53
   孤独无助者的疏离命运一直是田纳西·威廉斯关注的焦点。《欲望号街车》中的布兰奇与《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中的布里克内疚缠身、赢顿无助。尤其是主流观念给两位布氏人物分别贴上作茧自缚、极没出息的标签时,布兰奇与布里克的精神困顿和迷离进一步加剧。 以孤独无助者的疏离境遇为聚焦点,《欲望号街车》与《热铁皮屋顶上的猫》有着相似的深层结构,即孤独无助者寻求认可和身份,摆脱困境的过程。布兰奇与布里克疏离境遇的叙事话语背后处处隐藏着修辞的痕迹。话语之说服力,即修辞,通过叙事得以实现。迄今为止,学术界对疏离困境叙事话语说服力的研究,即对布兰奇、布里克疏离命运的修辞叙事研究寥寥无几。本论文以叙事交流模式为理论框架,设计假想阅读实验,探求剧作者如何通过文本动态运动与读者动态参与把话语的艺术、社会价值投射到读者的认知、情感领域之中,孤独无助者的疏离命运何以在读者灵魂深处和批评界产生持久性张力因修辞性叙事阅读更为明晰。 剧作者描绘困境,与文本一同期待读者参与疏离境遇;读者积极参与叙事进程,解读困境,逐步走进疏离境遇:布兰奇在昔日包袱、今日煎熬中艰难度日,布里克则在谎言充斥的社会中寻求真实和身份的认可。对比两个叙事进程,将其异同置于特定社会语境下,管窥话语背后隐藏的社会意义。身陷社会规约之中的布兰奇与布里克通过自身努力走出困境是徒劳的;精神困顿者的结局迥然不同:布兰奇垂死挣扎,试图摆脱羁绊走出困境,但未能如愿;玛吉决心帮助布里克面对现实,淡化了其命运的悲剧色彩。通过布里克与布兰奇命运的不同,威廉斯向社会传递隐含信息提出可行可能方案帮助精神困顿者走出困境:只要人们愿意支持帮助精神困顿的孤独无助者,他们有希望走出困境,避免终遭毁灭的悲惨结局。剧作者首先引导读者关注布兰奇与布里克的疏离命运,然后传递隐含信息,实现了其叙事话语的说服力。 孤独无助者的疏离命运一直是田纳西·威廉斯关注的焦点。《欲望号街车》中的布兰奇与《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中的布里克内疚缠身、赢顿无助。尤其是主流观念给两位布氏人物分别贴上作茧自缚、极没出息的标签时,布兰奇与布里克的精神困顿和迷离进一步加剧。 以孤独无助者的疏离境遇为聚焦点,《欲望号街车》与《热铁皮屋顶上的猫》有着相似的深层结构,即孤独无助者寻求认可和身份,摆脱困境的过程。布兰奇与布里克疏离境遇的叙事话语背后处处隐藏着修辞的痕迹。话语之说服力,即修辞,通过叙事得以实现。迄今为止,学术界对疏离困境叙事话语说服力的研究,即对布兰奇、布里克疏离命运的修辞叙事研究寥寥无几。本论文以叙事交流模式为理论框架,设计假想阅读实验,探求剧作者如何通过文本动态运动与读者动态参与把话语的艺术、社会价值投射到读者的认知、情感领域之中,孤独无助者的疏离命运何以在读者灵魂深处和批评界产生持久性张力因修辞性叙事阅读更为明晰。 剧作者描绘困境,与文本一同期待读者参与疏离境遇;读者积极参与叙事进程,解读困境,逐步走进疏离境遇:布兰奇在昔日包袱、今日煎熬中艰难度日,布里克则在谎言充斥的社会中寻求真实和身份的认可。对比两个叙事进程,将其异同置于特定社会语境下,管窥话语背后隐藏的社会意义。身陷社会规约之中的布兰奇与布里克通过自身努力走出困境是徒劳的;精神困顿者的结局迥然不同:布兰奇垂死挣扎,试图摆脱羁绊走出困境,但未能如愿;玛吉决心帮助布里克面对现实,淡化了其命运的悲剧色彩。通过布里克与布兰奇命运的不同,威廉斯向社会传递隐含信息提出可行可能方案帮助精神困顿者走出困境:人们的支持与帮助有助于孤独无助者避免终遭毁灭的悲惨结局。剧作者首先引导读者关注布兰奇与布里克的疏离命运,然后传递隐含信息,实现了其叙事话语的说服力。
【学位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I712
【文章目录】:
中文部分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图表索引
    导言
    第一章:孤独无助者布兰奇、布里克与修辞性叙事学
        1.1 孤独无助者布兰奇与布里克
        1.2 文献综述
        1.3 修辞性叙事学
        1.4 《街车》和《猫》的戏剧文本
    第二章 叙事交流模式
    第三章 修辞叙事视角下的困境描绘
        3.1 聚焦
            3.1.1 双重聚焦
            3.1.2 假定聚焦
        3.2 时间关系
        3.3 空间关系
    第四章 修辞叙事视角下的困境阐释
        4.1 布兰奇困境的叙事进程
            4.1.1 布兰奇的困境:从疏远到亲密
            4.1.2 布兰奇的困境:与斯坦利的不稳定因素
        4.2 布里克困境的叙事进程
            4.2.1 布里克的困境:从疏远到亲密
            4.2.2 布里克的困境:与古柏和梅的不稳定因素
        4.3 判断次要人物
    第五章 特定语境下布兰奇、布里克的困境
        5.1 布兰奇、布里克疏离困境叙事进程的异同
        5.2 特定语境下布兰奇、布里克困境的叙事进程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英文部分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中文摘要
    List of Figures
    Introduction
    Chapter Ⅰ:Alienated Blanche and Brick and Rhetorical Narratology
        1.1 Situate the Study:The Plight of Tennessee Williams's Blanche and Brick
        1.2 Literature Review
        1.3 Anchor the Study:Rhetorical Narratology
        1.4 Contexualize the Study:Narrative Texts of Streetcar and Cat
    Chapter Ⅱ:Narrative Communication Model
    Chapter Ⅲ:Plight Depicting from the Rhetorical Narrative Perspective
        3.1 Focalization
        3.1.1 Double Focalization
        3.1.2 Hypothetical Focalization
        3.2 Temporality
        3.3 Spatialization
    Chapter Ⅳ:Plight Decoding from the Rhetorical Narrative Perspective
        4.1 The Narrative Progression of Blanche's Plight
        4.1.1 Blanche's Plight:From Estrangement to Engagement
        4.1.2 Blanche's Plight:Instabilities with Stanley
        4.2 The Narrative Progression of Brick's Plight
        4.2.1 Brick's Plight:From Estrangement to Engagement
        4.2.2 Brick's Plight:Instabilities with Gooper and Mae
        4.3 Judging Minor Characters
    Chapter Ⅴ:Blanche and Brick's Plight in the Context
        5.1 Narrative Progressions of Blanche and Brick's Plight:Parallels and Disparities
        5.2 Parallels and Disparities of the Narrative Progressions in the Context
    Conclusion
    Notes
    Bibliography
    Publications During Graduate Studies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成蓉;;叙事话语——女性文本生长的空间[J];消费导刊;2007年03期

2 陶陶;;写作的宏大叙事话语解构与新质话语萌生[J];文学教育(下);2007年06期

3 李迪江;;论《猎人峰》的中性叙事[J];小说评论;2011年01期

4 朱育颖;;暮色中的诉说——林白小说的叙事话语[J];写作;1998年10期

5 吴培显;;传统叙事话语的生机——读《秦淮世家》[J];雨花;2000年10期

6 唐伟清;;对话与互动[J];语文学刊;2008年19期

7 南帆;沉沦与救赎——读北村《施洗的河》[J];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05期

8 马云;男性叙事话语中的孕妇情境──铁凝小说《孕妇和牛》引起的话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9 杜维平;《爵士乐》叙事话语中的历史观照[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朱云生;;“真”的创世与“真”的毁灭——《花腔》之“花腔”叙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炜;中国大众文化叙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葛纪红;福克纳小说的叙事话语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3 郑国庆;形式、主体与现实[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鹏飞;大众文化视野中历史电视剧的叙述策略[D];复旦大学;2006年

5 谢海平;拓展与变异[D];山东大学;2007年

6 刘丹;二十世纪初期英语自传体小说叙事策略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7 黄芙蓉;论汤亭亭文本对国家叙事话语的重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谢龙新;文学叙事与言语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烺烺;托妮·莫里森《宠儿》、《爵士乐》、《天堂》三部曲中的身份建构[D];厦门大学;2007年

10 李春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志琴;布兰奇、布里克疏离命运的修辞叙事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孟涛;论十七年报告文学的叙事话语[D];青岛大学;2004年

3 王丽英;乔治·艾略特小说女性主义叙事话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田昊;叙事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蕾;法庭提问中叙事话语的衔接与关联[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6 王颖;叙事时间和叙事话语策略在《天堂》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7 樊璐;1990年代以来美国灾难片叙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迎吉;余华小说的叙事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筱文;中国电视广告的叙事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程谦;《金色笔记》的叙事解读[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644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8644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f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