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论诗歌声音与表演的录制档案——以“宾大之声”在线诗歌档案为例

发布时间:2020-11-09 21:59
   现代科技为诗歌重新回到声音与表演形态提供了诸多可能。20世纪中期以来的美国诗歌史,是诗歌从书面文本走向朗读、实验、表演、展览、合作等多种非书面文本表现形式的历史,这与录音、录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不无关系。诗歌的传播载体不再仅限于印刷出版后的纸质品,影音档案也成为重要的一环。而这些档案在诗歌研究中长期处于被忽略的地位。创立于2003年的"宾大之声(PennSound)",是美国众多诗歌录制档案中心之一,目前拥有全球最大的诗歌音频与视频收容。本文以之为例,从诗歌录制档案这一隐藏在当代美国诗歌史中的力量为线索,回溯美国诗歌录制史、存档史,探索诗歌在书面文本之外的表现形态与美学特征,分析战后美国诗歌与技术的双向互动。本文认为,诗歌录制档案除了具有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功能,也为新的诗歌形态和诗歌体制确立了合法性,是诗歌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路径与资源。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宾大之声与诗歌录制史
    1.语言实验室录制 (Speech Lab Recording)
    2.广播与录音技术
    3.国会图书馆诗歌录制项目
    4.商业录制:凯德蒙 (Caedmon) 公司
    5.少数族裔诗歌的录制
三、录制档案中诗歌声音与表演的美学特点
    1.声音的戏剧性
    2.技术辅助诗歌
    3.诗人与其他艺术家的合作
    4.即兴诗歌表演
四、诗歌录制与美国诗歌史的嬗变
五、诗歌录制档案:为非文本诗歌形态的合法性立据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岩;;论诗歌声音与表演的录制档案——以“宾大之声”在线诗歌档案为例[J];社会科学研究;2019年03期

2 张雯;;狄金森诗歌作品中的意象解读[J];语文建设;2014年32期

3 刘晓寒;戴伯秋;;走进诗的世界,和上帝交谈——院本教材《职场淑女教育之诗歌篇》编后感[J];明日风尚;2016年23期

4 徐威;;死亡就是寂静——论痖弦的死亡诗学[J];星星;2016年35期

5 苏葆荣;;缅甸华文诗歌中的多元文化与身份焦虑[J];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16年03期

6 ;征稿启事[J];躬耕;2017年03期

7 尹月娇;;浅析印度女诗人苏耶妲·巴特的诗歌[J];明日风尚;2017年05期

8 ;启事[J];中国铁路文艺;2013年06期

9 刘清河;浅谈泰戈尔诗歌的意境美[J];宁夏社会科学;1988年01期

10 王守仁;苏联诗歌的全球意识[J];苏联文学;198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史节;布莱希特诗歌作品中的中国文化元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许鹏;华兹华斯《诗,两卷》论析[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茜茜;艾略特诗歌中的病患身体书写[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2 李越;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人类主题的图征性解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年

3 赵蕾;诗的哲化和哲的诗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邹昊轩;杜甫与尹善道诗的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4年

5 黄菊花;尹东柱和沈连洙的诗文体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6 黄斐悦;博纳富瓦诗歌中的死亡主题[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7 张奕;双重他者的声音[D];重庆大学;2010年

8 尚青青;解读格温朵琳·布鲁克斯的诗歌[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孙丽薇;秦观词和雪莱诗鸟意象比较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10 丰慧;叶芝诗歌对象征主义创作手法的运用发展[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770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8770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1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