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特洛伊画”到“罗马共和”——《鲁克丽丝受辱记》中的艺术与政治
发布时间:2020-11-10 08:32
《鲁克丽丝受辱记》是一首"小型史诗",聚焦于古罗马"王政"到"共和"这一转折,突出了受辱后的鲁克丽丝对"特洛伊陷落画"的无意发现和思索。作为观画者,她深切认同画中人物,强烈意识到了人性的复杂多面与自身命运的历史性,因而采取了悲剧式的公开自杀这一复仇方式。同为受害人的智者布鲁图斯则领悟了"鲁克丽丝尸身画"的政治内涵,借此激发罗马民众推翻塔昆家族的专制统治,使罗马进入了共和时期。可见,在莎士比亚笔下,艺术、政治与哲学等存在内在关联;在反思罗马历史的同时,该剧也隐含了剧作家对当时复杂多变的社会政治的态度,并因而具有了丰富的内涵。
【文章目录】:
一
二
三
四
【相似文献】
本文编号:2877724
【文章目录】:
一
二
三
四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庆标;;从“特洛伊画”到“罗马共和”——《鲁克丽丝受辱记》中的艺术与政治[J];外国文学评论;2018年04期
2 李伟民;;《鲁克丽丝受辱记》与女性主义视角[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刘晓燕;江宁康;;《鲁克丽丝受辱记》的认知心理学阐释[J];武陵学刊;2014年04期
4 姚晶;;莎翁劝婚诗中女性形象缺失探究[J];学子(理论版);2015年14期
5 李劲;文学意象的分析:以莎士比亚长诗《鲁克丽斯受辱记》为例[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罗树妹;;特洛伊,神话还是历史?——读《追寻特洛伊》[J];杭州(周刊);2018年02期
7 刘萍;;从《伊利亚特》到《特洛伊》——经典重构之反思[J];外国文学;2008年03期
8 博雅;《特洛伊》的传说[J];科学之友;2004年10期
9 刘新霞;;电影《特洛伊》对文学经典的重构[J];电影文学;2015年09期
10 刘世君;;寻找特洛伊[J];中关村;2006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董美含;多元视角下的天才诗作[D];吉林大学;2008年
2 郭欣宇;《特洛伊衰落》中的魔幻现实主义解读[D];河北科技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777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877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