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野性的呼唤》的二元对立元素解读

发布时间:2017-04-07 08:07

  本文关键词:《野性的呼唤》的二元对立元素解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在1903年出版了他的代表作《野性的呼唤》。作家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来增加悬念,使小说更具有吸引力,被称为“世界上最广泛阅读的小说”。不但很受欢迎,而且后来被多次改编成电影。这本小说的语言通俗易懂,把动物故事、探险故事、寓言故事和神秘故事融为一体,适合所有年龄的读者不同的审美情趣。而作者这个看似简单的动物故事,却常常能引起读者内心的震撼,蕴藏着丰富的含义。本文尝试以结构主义为视角来解读小说的内部结构,并利用罗兰·巴特的二元对立思想来分析各部分之间的对立关系,从而期望以全新的视角来解读这部美国经典小说。本论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本论文的导论。扼要介绍作家的生平和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综合阐述《野性的呼唤》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探索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以及论文的创新之处和论文的不足之处等。第二部分是本论文的主体,分为三章:第一章是论文的理论基础部分,主要介绍结构主义语言学和它的理论基础 二元对立,以及它们与文本分析之间的关系。从而,在作品中找到二元对立的痕迹。第二章和第三章是论文的主要部分,分别解读在作品中找到的二元对立的元素,即:外部环境和内部遗传元素,野性与人性元素。第二章笔者将从三方面解读包含在作品中的二元对立的元素。首先,第一部分主要从外部的社会环境和内在遗传效应对巴克的影响进行主要剖析。由于残酷、复杂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人们纷纷加入到淘金热潮中。他们想到各种办法买到大批的雪橇狗作为交通工具,巴克就是其中的一员。在去往阿拉斯加的路上,巴克学会了狼牙和棍棒的法则。所以,他很快适应了艰难的环境。其次,第二部分主要探索内在的遗传因素对巴克的影响:不仅巴克利用自身的智慧和奸猾的本性成为雪橇狗的首领,而且他还解决了自己遇到的一切困难。最后,第三部分深入讨论了外部环境与内在遗传这两者的对立统一关系,从而找到巴克出现返祖现象的原因。第三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作品的内部结构进行解读,从而得出野性与人性对立统一的关系。首先,第一部分主要分析巴克体内野性复苏的原因。由于当时美国社会的转型,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和需求,人们加入到淘金的进程中。巴克就是被其中一位赌徒所拐卖,历经磨难。为了生存下去,他击败对手,逐渐丧失了人性,此外,人性的贪婪和自私也同时深深地震撼了巴克的心灵,这样,巴克体内的野性开始一步一步的苏醒了。其次,第二部分介绍了巴克想要回归人性的渴望。巴克在米勒法官家的高雅生活以及巴克和最后一位主人约翰·桑顿生活的美好回忆,使得他内心深处的人性时常徘徊在脑海里。最后,第三部分探索了野性与人性的关系,最终,野性战胜了人性。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结论部分。本论文深入探讨了《野性的呼唤》中的二元对立的元素。不但益于读者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并且也能准确挖掘出作家的创作用意。此外,论文中的野性与人性的判断分析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笔者希望以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解读作品,从而为以后的研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二元对立 外部与内部 野性与人性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Introduction10-14
  • Chapter I Theoretical Framework about Binary Oppositions14-26
  • 1. Structuralism and Binary Oppositions14-18
  • 2. Literary Review and Binary Oppositions18-25
  • 3. The Elements of Binary Oppositions in The Call of the Wild25-26
  • Chapter II Binary Oppositions in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IntrinsicHeredity26-46
  • 1. Influence of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Intrinsic Heredity on Buck27-36
  • 2. Influence of the Resurrection of the Intrinsic Heredity on Buck36-41
  • 3. Interactiv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 and Heredity on Buck41-46
  • Chapter III Binary Oppositions in Wildness and Humanity46-61
  • 1. The Arousing of the Wildness47-52
  • 2. The Desire for Returning to Humanity52-55
  • 3. The Dilemma of Wildness and Humanity55-61
  • Conclusions61-65
  • Bibliographys65-67
  • Acknowledgements67-6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状况68-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宁;;《野性的呼唤》和《雪虎》中伦敦的“白日梦”解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2 卫娜;;解读《野性的呼唤》[J];青年文学家;2014年14期

3 王明辉;;《野性的呼唤》中异化理论的体现[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24期

4 张黎黎;黄永新;;《野性的呼唤》主题词分析[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14期

5 董瑞虎;;惩罚、规训、反叛——评《野性的呼唤》中规训权力的建构与解构[J];神州;2013年12期

6 薛曦;;评《野性的呼唤》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及其启示[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23期

7 刘福芹;;《野性的呼唤》中对人性的呼唤(英文)[J];红河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8 程佳;;《野性的呼唤》中的艺术手法与形象[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9期

9 冷昌根;;《野性的呼唤》的思想负载及寓意[J];文学教育(下);2007年05期

10 陈谦红;;神话英雄巴克狗——解读《野性的呼唤》(英文)[J];思想战线;2008年S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宋翊宁;王丽君;张明丽;;《野性的呼唤》中巴克多重身份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三辑)[C];2013年

2 郭琦;;反叛的精灵 自由的化身——评析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四川省简阳市 刘荣跃;文学翻译真的需要“连译带改”吗?[N];中华读书报;2014年

2 儿童文学理论家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朱自强;动物文学蕴含独特而珍贵的价值[N];中国教育报;2014年

3 毕黎;“在自然中生活,并得到我所需要的”[N];中国教师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凡;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野性的呼唤》的复译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2 田莹莹;《苔丝》《毛猿》《野性的呼唤》主体价值回归问题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5年

3 宋丹丹;《野性的呼唤》的二元对立元素解读[D];辽宁大学;2015年

4 刘全洪;《野性的呼唤》中的边疆精神[D];中南大学;2012年

5 刘敏;从修辞性叙事理论角度研究《野性的呼唤》中的生态思想[D];广西大学;2013年

6 吴恒;从生态批评角度窥探《野性的呼唤》[D];南昌大学;2011年

7 蔡希望;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分析杰克·伦敦的小说《野性的呼唤》[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琳;用荣格心理分析理论解读《野性的呼唤》中巴克的性格[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9 吕娜;《野性的呼唤》中巴克的自我建构[D];山东大学;2012年

10 杨红红;杰克·伦敦的生态思想在其《野性的呼唤》中的体现[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野性的呼唤》的二元对立元素解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99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899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3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