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论《诗章》中的黑人形象隐喻与美国历史书写

发布时间:2020-12-08 18:45
  黑人形象最早出现在《诗章》第21章,而这一章恰恰是首次引入美国历史主题的章节。庞德在这个美国历史时刻开始的部分,书写了一种颇有悲喜剧意味的"非洲性在场"。事实上,庞德不但在《诗章》中书写了黑人,而且打造了一条"黑人的后廊",把各种黑人形象齐聚在包罗万象的《诗章》文本空间。黑人形象之所以能够走进庞德的诗歌,和庞德试图书写一部美国"秘密历史"的理想密切相关。这部"秘密历史"是个人的、边缘的、多元的。黑人形象在庞德的诗歌中是奴隶制和种族主义的提喻,是白人黑暗的自我投射,是边缘人的复杂身份的象征,也是现代人矛盾身份的隐喻。黑人作为心理、社会、政治和文学符号对庞德的现代主义叙述视野和文学成就至关重要。 

【文章来源】:外国文学研究. 2019年03期 第92-107页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6 页

【文章目录】:
一、“秘密历史”与“黑暗丛林”:黑人形象和历史隐喻
二、“戴着巴鲁巴面具”的黑人:黑人形象和心理隐喻
三、老莱特福特:黑人形象和政治隐喻
四、黑人杀人犯:黑人形象和民族隐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黑与白的“变脸”——论“黑脸喜剧”的历史嬗变及文化悖论[J]. 王卓.  外国文学. 2016(05)
[2]论丽塔·达夫《穆拉提克奏鸣曲》的历史书写策略[J]. 王卓.  外国文学评论. 2012(04)
[3]庞德是新历史主义者吗?——全球化时代的诗歌与诗学(英文)[J]. 黄运特.  外国文学研究. 2006(06)



本文编号:29055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9055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0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