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阿特伍德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若干策略
发布时间:2021-01-30 14:46
将“人的尊严”升华为“生命的尊严”,使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理想涵盖了性别、民族、阶级、自然等方方面面。“他”、“宣告”、“中心”成为了阿特伍德阐释“人类中心主义”的关键词,也成为了她批判人类中心论的三大突破口。因此,她分别采用了反传统的后现代叙述策略,重塑生命尊严的幸存策略,以及其它置换与排列的非中心化策略。在传统叙述方式被瓦解的同时,统治集团的话语权威也遭到动摇;对受难的坦承与对幸存的关注,让卑贱的主体从历史阴影中走上前来,复现了其坚韧而执着的生命历程;当致命的妖女开始自我辩护,自然的力量得以展现,人类中心的知识谱系就越发显得虚伪与软弱。理性至高无上,人类唯我独尊的妄想也就此破灭。而阿特伍德也在致力于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道德伦理追求。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何谓人类中心主义
1. 人类中心主义的形成
2. 人类中心主义概念的阐释
3. 阿特伍德对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定义
二. 阿特伍德突破人类中心的若干策略
1. 反传统的后现代叙述策略
(1)."虚弱的"叙述者
(2)."低语"声与"嘈杂"声
(3).诗性语言
2. 重塑生命尊严的幸存策略
(1). 坦承受难
(2). 关注幸存
3. 非中心化的其他策略
(1). 女性的去妖魔化
(2). 展现自然的力量
三. 阿特伍德的道德伦理诉求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圣经》文学中身体的叙事纬语[J]. 赵辉辉. 外国文学研究. 2010(05)
[2]后殖民文论与圣经批评的互动关系[J]. 梁工. 外国文学研究. 2010(05)
[3]后现代叙事理论(英文)[J]. 布莱恩·里查森. 外国文学研究. 2010(04)
[4]“收藏式写作”:帕慕克《清白博物馆》中的都市现代性叙事[J]. 尹星. 外国文学研究. 2010(04)
[5]流放·创伤·回归——评丹提卡的小说《息·望·忆》[J]. 林文静. 外国文学. 2010(04)
[6]视觉、摄影和叙事:阿特伍德小说中的照相机意象[J]. 丁林棚. 外国文学. 2010(04)
[7]生态伦理视阈下扬克的悲剧[J]. 刘慧. 外国文学研究. 2010(03)
[8]美国女性文学史的开山之作——论肖沃尔特的《她的同性陪审团:从安妮·布雷兹特利特至安妮·普鲁克斯的美国女性作家》[J]. 金莉. 外国文学. 2010(03)
[9]《洪疫之年》——又一部生态预警小说[J]. 严又萍,傅俊. 外国文学动态. 2009(05)
[10]阿特伍德小说《使女的故事》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 张冬梅,傅俊. 外国文学研究. 2008(05)
本文编号:3009086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何谓人类中心主义
1. 人类中心主义的形成
2. 人类中心主义概念的阐释
3. 阿特伍德对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定义
二. 阿特伍德突破人类中心的若干策略
1. 反传统的后现代叙述策略
(1)."虚弱的"叙述者
(2)."低语"声与"嘈杂"声
(3).诗性语言
2. 重塑生命尊严的幸存策略
(1). 坦承受难
(2). 关注幸存
3. 非中心化的其他策略
(1). 女性的去妖魔化
(2). 展现自然的力量
三. 阿特伍德的道德伦理诉求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圣经》文学中身体的叙事纬语[J]. 赵辉辉. 外国文学研究. 2010(05)
[2]后殖民文论与圣经批评的互动关系[J]. 梁工. 外国文学研究. 2010(05)
[3]后现代叙事理论(英文)[J]. 布莱恩·里查森. 外国文学研究. 2010(04)
[4]“收藏式写作”:帕慕克《清白博物馆》中的都市现代性叙事[J]. 尹星. 外国文学研究. 2010(04)
[5]流放·创伤·回归——评丹提卡的小说《息·望·忆》[J]. 林文静. 外国文学. 2010(04)
[6]视觉、摄影和叙事:阿特伍德小说中的照相机意象[J]. 丁林棚. 外国文学. 2010(04)
[7]生态伦理视阈下扬克的悲剧[J]. 刘慧. 外国文学研究. 2010(03)
[8]美国女性文学史的开山之作——论肖沃尔特的《她的同性陪审团:从安妮·布雷兹特利特至安妮·普鲁克斯的美国女性作家》[J]. 金莉. 外国文学. 2010(03)
[9]《洪疫之年》——又一部生态预警小说[J]. 严又萍,傅俊. 外国文学动态. 2009(05)
[10]阿特伍德小说《使女的故事》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 张冬梅,傅俊. 外国文学研究. 2008(05)
本文编号:30090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009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