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互文性”——克里斯蒂娃后结构主义理论的中国维度
发布时间:2021-02-09 09:26
克里斯蒂娃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对汉字的兴趣,源于她受到"革命中国"的感召产生的对"文化中国"的好奇。她对汉字的思考,并非出于"研其所是"的学术态度,而是一种"经由中国"的文化态度。后结构主义语境下具有先锋意味的"互文性"理论中的汉字因素主要表现在:克里斯蒂娃对汉字的自主性与构字的自由组合特征的思考,与"互文性"理论的推演相呼应;她用"现象文本"和"生成文本"的相互关系映射了索莱尔斯小说《数》文本实践中对汉字书写和数字的利用。
【文章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201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作为“中国神话”的汉字
二、“互文性”理论中的汉字思想
三、“超文本”实践中的汉字书写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方左翼思潮中的毛泽东美学[J]. 曾军. 文学评论. 2018(01)
[2]20世纪60-70年代法国“原样派”知识分子的中国观——以菲利普·索莱尔斯和罗兰·巴尔特为例[J]. 车琳. 中国比较文学. 2014(02)
本文编号:3025426
【文章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201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作为“中国神话”的汉字
二、“互文性”理论中的汉字思想
三、“超文本”实践中的汉字书写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方左翼思潮中的毛泽东美学[J]. 曾军. 文学评论. 2018(01)
[2]20世纪60-70年代法国“原样派”知识分子的中国观——以菲利普·索莱尔斯和罗兰·巴尔特为例[J]. 车琳. 中国比较文学. 2014(02)
本文编号:30254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025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