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龙之介作品中的圣母形象
发布时间:2021-02-15 09:55
芥川龙之介的“切支丹物”集中体现了芥川对基督教文化的认识过程,而作为芥川“切支丹物”重要题材的“圣母”形象更是浓缩地反映了这一过程。这些“圣母”形象随着芥川龙之介对基督教、西方文化甚至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笔者试图将芥川的“圣母”形象作为着眼点,将其与传统西方基督教中“圣母”形象做比,探讨芥川“圣母”形象的独到之处。笔者通过总结概括芥川作品中“圣母”形象的相似点,在细读她们在文章整体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作者的意图后,将芥川作品中的“圣母”形象粗略地划分为三大类:一是代表作品中隐性的圣母观念的“圣母”形象。在这类“圣母”形象中,圣母只作为一个符号,多出自作者的旁白或主人公的叙述中。“圣母”并未获得主动、自由表述自己的机会,她的出现强调潜藏在整篇文章中的圣母观念。如《烟草与魔鬼》、《于连·吉助》、《诸神的微笑》、《报恩记》、《志野》、《丝女纪事》、《商贾圣母》;二是代表作品中显性的圣母认知的“圣母”形象。这类“圣母”刚好与作为符号出现的圣母相反,她们可有一定的“自由”来表述自己。“圣母”亲自开口或者是具有圣母特质的形象通过自己的行为进行主动地表述,如《基督徒之死》、《长崎小品》、...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二、 研究意义
第一章 芥川龙之介与“圣母”
一、 芥川“求而不得”的母爱
二、 芥川作品中的“圣母”形象分类
(一) 代表作品中隐性的圣母观念的“圣母”形象
(二) 代表作品中显性的圣母认知的“圣母”形象
(三) 代表作品中杂糅的圣母文化的“圣母”形象
第二章 芥川作品中“圣母”形象的继承与创新
一、 西方基督教传统中的圣母形象
(一) 《圣经》文本中的玛利亚形象
(二) 教父时代至中世纪盛期的圣母玛利亚形象
(三) 中世纪后期至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玛利亚形象
二、 芥川作品中“圣母”形象的继承与创新
(一) 继承之处
(二) 创新之处
第三章 芥川独特的圣母形象——玛利亚观音
一、 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玛利亚观音”
(一) “玛利亚观音”的整体特色
(二) 形象学视角下的“玛利亚观音”
二、 “玛利亚观音”的独特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斗姥与摩利支天的融合看佛道文化的交涉[J]. 李耀辉. 中国道教. 2011(04)
[2]芥川龙之介与基督教——以《西方的人》《续西方的人》为中心[J]. 刘庆星.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2011(04)
[3]文艺复兴时期园中圣母的神性主题[J]. 于芳.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4]“圣母”与“菩萨”:从原型出发看中西文学中的宗教型女性[J]. 李静. 黑河学刊. 2010(04)
[5]中世纪与文艺复兴两时期圣母形象之比较[J]. 沙海朋. 美术界. 2010(02)
[6]试论俄狄浦斯情结对芥川龙之介产生的影响——从与中国《杜子春传》的比较说起[J]. 王瑞.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06)
[7]中西女神信仰辨异——以中国民间的女神信仰与天主教的圣母崇拜为例[J]. 刘丽敏. 桂海论丛. 2008(06)
[8]芥川龙之介创作中的基督教文化情结透视[J]. 冯新华.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8(07)
[9]芥川龙之介“切支丹物”的艺术性[J]. 王鹏. 东方丛刊. 2008(02)
[10]走下神坛的圣母——谈基督教艺术作品中圣母形象的审美演变[J]. 曹铁铮. 世界宗教文化. 2008(01)
博士论文
[1]圣母崇拜的历史研究[D]. 顾蓓.复旦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13-16世纪西欧圣母图像世俗化之初探[D]. 吴佳.北京服装学院 2012
[2]西方古典艺术中若干母亲神造型研究[D]. 高艳.苏州大学 2011
[3]试论《南京的基督》中的宗教形象[D]. 谭学丽.上海交通大学 2010
[4]被误为圣母的观音像[D]. 陈禹默.福建师范大学 2010
[5]浅谈芥川龙之介与世俗性的抗争以及寻求解脱的心路历程[D]. 王晓亮.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2007
[6]中世纪盛期西欧玛利亚崇拜兴盛现象探析[D]. 安永丽.华南师范大学 2005
[7]芥川龙之介“切支丹物”探究[D]. 王鹏.河南大学 2005
[8]中世纪西欧圣母崇拜的兴盛及原因探析[D]. 李玉华.曲阜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34625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二、 研究意义
第一章 芥川龙之介与“圣母”
一、 芥川“求而不得”的母爱
二、 芥川作品中的“圣母”形象分类
(一) 代表作品中隐性的圣母观念的“圣母”形象
(二) 代表作品中显性的圣母认知的“圣母”形象
(三) 代表作品中杂糅的圣母文化的“圣母”形象
第二章 芥川作品中“圣母”形象的继承与创新
一、 西方基督教传统中的圣母形象
(一) 《圣经》文本中的玛利亚形象
(二) 教父时代至中世纪盛期的圣母玛利亚形象
(三) 中世纪后期至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玛利亚形象
二、 芥川作品中“圣母”形象的继承与创新
(一) 继承之处
(二) 创新之处
第三章 芥川独特的圣母形象——玛利亚观音
一、 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玛利亚观音”
(一) “玛利亚观音”的整体特色
(二) 形象学视角下的“玛利亚观音”
二、 “玛利亚观音”的独特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斗姥与摩利支天的融合看佛道文化的交涉[J]. 李耀辉. 中国道教. 2011(04)
[2]芥川龙之介与基督教——以《西方的人》《续西方的人》为中心[J]. 刘庆星.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2011(04)
[3]文艺复兴时期园中圣母的神性主题[J]. 于芳.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4]“圣母”与“菩萨”:从原型出发看中西文学中的宗教型女性[J]. 李静. 黑河学刊. 2010(04)
[5]中世纪与文艺复兴两时期圣母形象之比较[J]. 沙海朋. 美术界. 2010(02)
[6]试论俄狄浦斯情结对芥川龙之介产生的影响——从与中国《杜子春传》的比较说起[J]. 王瑞.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06)
[7]中西女神信仰辨异——以中国民间的女神信仰与天主教的圣母崇拜为例[J]. 刘丽敏. 桂海论丛. 2008(06)
[8]芥川龙之介创作中的基督教文化情结透视[J]. 冯新华.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8(07)
[9]芥川龙之介“切支丹物”的艺术性[J]. 王鹏. 东方丛刊. 2008(02)
[10]走下神坛的圣母——谈基督教艺术作品中圣母形象的审美演变[J]. 曹铁铮. 世界宗教文化. 2008(01)
博士论文
[1]圣母崇拜的历史研究[D]. 顾蓓.复旦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13-16世纪西欧圣母图像世俗化之初探[D]. 吴佳.北京服装学院 2012
[2]西方古典艺术中若干母亲神造型研究[D]. 高艳.苏州大学 2011
[3]试论《南京的基督》中的宗教形象[D]. 谭学丽.上海交通大学 2010
[4]被误为圣母的观音像[D]. 陈禹默.福建师范大学 2010
[5]浅谈芥川龙之介与世俗性的抗争以及寻求解脱的心路历程[D]. 王晓亮.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2007
[6]中世纪盛期西欧玛利亚崇拜兴盛现象探析[D]. 安永丽.华南师范大学 2005
[7]芥川龙之介“切支丹物”探究[D]. 王鹏.河南大学 2005
[8]中世纪西欧圣母崇拜的兴盛及原因探析[D]. 李玉华.曲阜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346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034625.html